但是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仁庙以后,九品以上的文臣就不肯穿他们原本的公服了。
因为,印染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得青衣变得廉价。
好多商贾甚至是小地主,都穿上了青衣。
朝廷命官和市井商贾,穿一样颜色的衣服,这怎么能行?
于是,大家纷纷开始穿绿袍公服——本来,七品以下穿绿袍,是需要特旨御赐的。
但,法不责众。
当所有低级文官,都开始穿绿袍。
就算是赵官家,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最迟在英庙时代,朝廷的公服就只有三种颜色了——绿、绯、紫。
青衣,成为了百姓的服色。
直到,当今天子开始在开封府公考以募吏员。
便诏命将过去,属于九品以上文官的青袍公服,作为公考吏员的公服。
按天子的话说就是——公考吏员,皆士人也,岂可用皂衣(胥吏的服色)辱之?且以青袍为公服!
当时,李常宁听说后,还称赞了天子的宽厚神武!
是啊!
吾辈士大夫,就是高人一等!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些深受皇恩,本该与他一道讨奸臣、抗诉科举不公的家伙。
却站到了他的对立面!
背叛了士大夫!
“小人!小人!小人!”
“难怪圣人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尔等长期与胥吏为伍,受铜臭所污,已非吾属矣!”
暴怒下的李常宁,直接发动了士大夫的必杀技——开除对方的士大夫籍贯!
熙宁变法以来,这种招数,已经被人用烂了。
新旧两党,斗起来后,通常都会互开对方的士大夫籍。
比如王安石,就起码被人开除了几百次。
被李常宁攻击后的公考吏员们,立刻开始跳脚。
有认识李常宁的人,立刻就在人群里叫道:“李安邦,吾辈是否士大夫,还轮不到汝来评论!”
“石安国!”李常宁立刻就认出那人来了——正是去年被派到他家乡延津的权商税大使石公佐。
此人虽然到延津才几个月,但却在延津地方有着不小的名声——因为他居然不受贿!甚至愿意办事!
延津人从未见过这样的商税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