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巾的捧日军将校,已伏拜在船上。
“捧日军左厢第三军副都头臣卿孙,恭祝官家圣躬万福!”
赵煦正要说话,身侧传来了燕援熟悉的声音:“官家,刘卿孙是故赠朔方节度使,壮武公之孙”
赵煦眯起眼睛来:“刘壮武?”
“是”
他看向那虎头船上,伏地而拜的都头。
其身体正在发抖。
显然,他的内心非常忐忑,甚至是恐惧。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出身。
刘平之孙!
昔年,三川口全军覆没的那个刘平。
那个并未死战殉国,而是在力竭后为贼人所俘,最终在西夏寿终正寝的刘平。
关键,刘平还不是完全的武臣。
他乃是正经的进士文官,后来才改的武资。
身为文官,无论其有什么苦衷或者难言之隐。
未能殉国而死,反为敌执,这本身就是失节。
何况被俘之后,身在敌营,却并未寻死,反而一直活着,传说活了十余年。
这就
实在是让朝廷非常尴尬。
故此,刘平虽有追赠节度使、美谥。
但大宋朝廷上下,一直将之视作空气。
同时,和刘平相关的人也全部被拉了黑名单,理论上不可能有什么升迁的机会。
譬如说,苏轼的好友刘季孙,在赵煦的上上辈子,就一直只能在宣毅军里做中层军官。
赵煦面无表情的问道:“何人举荐?”
副都头,乃一都之贰,捧日军又是上四军之一的禁军。
其一都之贰,外放州郡,可以担任一州兵马钤辖副钤辖。
这就可以授东头供奉官的武臣阶(从八品)了。
而东头供奉官是小使臣的顶点,与供备库副使只有一阶之隔。
对武臣来说,这就如文臣选人经过三任六考,磨勘到两使职官一般。
与天花板,只有一层薄薄的隔膜。
越过去,就另一重天地。
故此,赵煦才要问谁举荐的?
没有三衙大将为保人,枢密院也好,三衙也罢,都不可能授刘家人此官。
燕援低头答道:“奏知官家,刘卿孙旧从章相公惇南征有功,经相公辟举,入为捧日军副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