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圣禅院的大和尚还有蕃部的贵族,其实都很喜欢参与类似的事情。
尤其是大和尚们,对于一切可以挤压蕃部巫师、萨满生存空间的事情,都格外有动力。
毕竟,友商最该死!
而贵族们热衷于此,则是为了积累声望,特别是诸部的年轻贵族。
郭贵听着连忙道谢。
王大斧却是摆摆手:“你与俺弟,有兄弟之义,不必说这些虚言!”
“倒有一事,须得提醒大郎!”王大斧严肃的看向郭贵。
郭贵赶忙起身拜道:“小人静听监押教诲!”
“大郎那舅子,须得好生管教管教,莫要再有这样的事情了!”王大斧严肃的道。
“俺晓得!”郭贵点头:“回头俺便叫瞎讹辞了棉庄的差事,叫他去巡检司里做个弓箭手”
“嗯!”王大斧点点头,然后叹道:“大郎也是汴京人!”
“自当知晓,庄客不易,若能善待就尽量善待”
“何况,雇工们都是给俺们耕作、赚钱的宝贝!”
“若没有雇工,俺们的富贵何处去寻?”
作为汴京人,王大斧迄今都依着汴京的东主们管理雇工的方式,管理着他的雇工。
所以,他的棉庄中雇的雇工待遇非常好。
不止工钱给的足,就连吃食、住宿也不错。
甚至,若雇工生了病,他还会施给汤药。
完全就是照着汴京的雇主们的行为做事。
结果,他的棉庄里的雇工,对他感恩戴德。
都说他是活菩萨。
就连熙州州学的那几位先生,也称赞过他,说他‘有仁心’,可以‘养气集义’。
大司成(祭酒),甚至派人送过他一本手抄的正蒙。
里面俱是横渠先生的金玉良言。
专门教人如何养气集义的。
王大斧看的半懂不懂,只好找人求教,才勉强懂了些。
在这个过程中,王大斧听说,似乎在现在的熙州的蕃部贵人里,有另外一种对于横渠先生‘养气集义’的解释。
按照这些人的解释,棉庄主为什么能拥有棉庄?
因为他们善,不止这辈子很善,上辈子也善。
所以能养气集义,世界上的好事,都主动向他们靠拢。
而雇工们为什么只能当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