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阵,予以还击。
双方的战斗强度逐渐上升,阵亡人数不断增加,渐渐超过了两位数。战斗从白天打到了晚上,又打到白天,从锦州城下打到了广宁城下。
虽然相比于辽南动辄上万人的大战,这里的战斗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但对于建奴来说却足够恶心。他们不是没有尝试过聚集重兵,杀个回马枪,但曹文诏根本就不接茬,该退的时候果断撤退,建奴想走就又追上去,用三眼铳一阵打,偶尔遇到建奴脱节的小部,还与侄儿上去冲杀一阵。
万不得已之下,建奴只能抛弃部分辎重,加速撤离。从锦州到广宁一线,到处可见被废弃的辎重车。
最终,明军以付出一百二十九人的伤亡代价,斩杀建奴七十三骑,抢回被掳百姓四百余口,拾取物资七八百车,将建奴送归敌境。
付出这样的代价取得些微战果也不知道值不值当,他们之中战死的许多人本来可以不用死,留在锦州城里过个好年的,但或许这就是戍卒的宿命吧。
后屯骑士拖拽着战利品返程,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伤亡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他们或许前一秒还在为同伴战死痛哭,下一刻又可以与袍泽一起讲着颜色笑话,哈哈大笑!
对于皇太极来说,撤退的时候与明军的纠缠确实算是小打小闹,他甚至完全可以派出数千骑将明军摁死在城内,而后从容撤离的,但他没有这样做,是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也是为了迷惑明廷。
如不是被突袭,建奴占领之下的辽南是不会这么容易失手的,如果他们提前防备,明军要达到现在的战果,付出的代价还要在原来的几倍以上。
这个道理对于皇太极也是一样的,他们本就很擅长于突袭战术,皇太极也不希望自己突袭大明边墙的时候,遇到的是以逸待劳、增兵了数倍的大明军队。
所以,为了尽量避免走漏了风声,减缓消息泄露的速度,除了开会的贝勒们,底下的女真人并不知道他们的战略目标。皇太极这一次倾巢而出,是考虑到了毛文龙被打残,无力深入辽境骚扰,才敢于这样做。
但现在,袁可立已经是偷袭了辽南,难保他还会故技重施,突袭盛京,所以皇太极留了一万人回去守家,剩下的先向西行,为名义上是去打蒙古,追击察哈尔残部,而毛文龙刺探到的消息就是如此。
袁可立得知以后,也没有细想,只是觉得这又是北失南补、东失西征的把戏。皇太极的一番操作,骗过了自己人,也成功地瞒住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签不了约 作品《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第148章 把多尔衮吊在正阳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