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他们这三千人只是先锋罢了,明军八千骑砍杀唬人,可实际上,他们这边可是有三万骑啊!真正应该担心寡不敌众的是明军才对。
事实也果然没有出乎豪格所料,关键时刻,满万骑兵冲锋的独特动静将正在交战的双方惊醒。他们混战的时候,马蹄声凌乱,混合着喊杀声一片嘈杂;而骑兵集群冲锋如同海潮一般,声势浩大地动山摇。
“咱们的援军到了!”陷入苦战的建奴白甲兵们纷纷松了一口气。
而明军骑兵的面色却变得非常的难看,并且萌生了退意。然而,如今他们战作一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要撤离,谈何容易?!
按照战前会议的讨论结果,赵率教知道自己这方也是有援军的,可问题是他们不知道援军什么时候来。如今京师的骑兵主力已经在他手上了,其他军队若想支援,速度定然是比不过奴骑的。
要是再上演一出“任尔几路来,我自一路去”的惨剧,被建奴分割包围、轮次歼灭,还是在北京城下,那大明就完了。
就像朝廷对辽兵辽将天然带着一些不信任一样,作为辽将,赵率教对于关内友军和朝廷诸公也是持怀疑态度的。
人不能想象出未曾见过的事物,虽然赵率教在辽东将领里面算是有良心的,但他见过太多次辽将坑害友军的案例了,他怕被坑害的对象变成他自己,其他几门守将对他置之不理。
不过,事已至此,他总不能带兵逃跑吧。再说,这里的兵虽然归他指挥,但大多却并不是他的兵,就算他要跑,这群人也不会跟着他,再说了,他老赵要跑早就跑了,也不至于奉诏入京。
为了顶住白甲兵冲阵,赵率教不得不身先士卒,带领标兵顶上,也真的顶住了,这就是朱由检空降他统兵的好处。
但形成混战之后,各部骑兵都接不到赵率教的命令了,只能习惯性地跟随自己的直属将领作战,这些将领也只能依照赵率教最后的命令先冲起来,至于冲起来之后,之后再说呗。
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是临时指派大将的弊端,赵率教指挥这支混编骑兵做不到如臂指使。这还是在参战的都是各镇精锐的情况下,如果是寻常部队,打到这份上,可能已经不败之败,四散溃逃了。
见到建奴主力支援,明军也不是没有将领尝试去拦截,但终归这样自觉的人还是少数的。数百明骑冲出本阵,而后被镶红旗骑兵迅速淹没。刷刷刷,奴骑人未到,箭先行,成片的箭雨朝着明军骑兵射来。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签不了约 作品《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第172章 城防炮术,骑兵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