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乐观的估算,一千斤丁号从长安出发,最终能顺利送到博望城的,大概率不超过八百斤。
从运到博望城,再到上战场、投石器发射——到高阙外墙响起一声声轰鸣,最终能砸伤高阙的,很可能连一半都不到。
所以,刘荣所说的‘一千斤’,其实指的是:确保有一千斤丁号,能在高阙墙头炸开。
至于为了让高阙墙头,有这一千斤丁号炸开,需要从长安起运多少——刘荣没明说,但秦庄肯定懂了。
不是刘荣非要打哑谜,而是如此残忍的话,刘荣不想,也是在不大方便说出口。
——一千斤,送到战场上的不到一半,等于说是运输路上,就要死起码五百人!
这还是按每炸一个陶罐,只死一个人来计算的!
事实上,这种大杀器,几乎不可能有单人运送。
哪怕一路上都小心、谨慎,左右也有意思的保持距离,也很难保证发生事故时,没有第二、第三个人在爆炸范围之内。
所以,刘荣轻飘飘一句话,所要让一千斤丁号在高阙外爆炸,这背后,很可能就是至少上千条人命。
如果他们聪明点,或许可以是上千条牲畜命。
但终归是无法完全避免死人
“方才,秦庄说的是‘还没有稳定’。”
“也就是说,鲁班苑,大约找到了方向。”
“改变配比?”
“还是改变储存方式?”
坐在返回长安的马车上,刘荣思绪万千,却也几乎毫无头绪。
——哪怕作为穿越者,刘荣前世,也并非热武器专家,又或是爆破大师之类。
能记得一个大概配比,以及几样主要配料,已然是十分难得。
更多的,刘荣也只能交给专业人士去摸索,甚至是拿人命去摸索、去试。
慈不掌兵的道理,刘荣倒是能较为轻松的接受,并轻易说服自己。
但这种死亡方式,刘荣实在没脸将其归类为‘战死’,也无法用‘慈不掌兵’来安慰自己。
准确的说,这算是实验室事故,或者是生产事故。
在实验必须做的前提下,确实无法避免。
但退一步讲——只要实验不用做了,只要刘荣不要这丁号了,那就从此再也不用有人,因此而死。
有时候,刘荣自己也会怀疑:是不是错了?
这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