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话语落下,殿内一众高级将帅齐齐陷入沉思。
倒不是卫青这番话,说出了什么石破天惊的好计策,又或是众人先前没想到,也无法想到的奇谋;
而是卫青小小年纪,却能在这种关乎两大文明战略层面的讨论之中,居然能提出如此狠辣的方针。
卫青说的没错。
汉家在面对匈奴人,以及其他游牧之民时,之所以总是受制于人,除了游牧民族天然具备的高机动骑兵,使汉家很难慢条斯理的排兵布阵、步步为营之外,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匈奴人‘没根’。
后世有句话说得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但在汉匈双方之间,这句话只适用于汉家、汉军将士,与匈奴人却毫不契合。
——匈奴人打来,汉家无论是将帅还是兵士,甚至于当地百姓,那都是要拼死一战的。
即使不愿退,也是退不了。
没人舍得抛家舍业,丢弃家乡而走,且兵临城下,想走也未必走的了。
反观汉家主动出击,什么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不好意思,俺们匈奴人都是游僧,压根儿就没庙!
无论是如今的汉家军队,还是曾今战国列雄的军队,只要出现在草原上,游牧之民的第一选择都永远是跑,而不是打。
因为打有可能赢,有可能输,且无论输赢,都必然会有伤亡、损失。
但跑就不一样了,顶多就是费点力气。
总的来说,就是草原太大了。
数万里草原,却只供养数百万游牧之民,使得游牧之民非但可以大规模移居、游牧,也同样可以在这片天地间肆意驰骋。
如果说,游牧民族是一头豺狼,那草原,就是一个一望无际的羊圈。
——当羊圈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羊圈,其实就已经无法帮助牧羊人,更轻松的抓取羊圈内的羊了。
一样的道理:对于游牧之民而言,草原之大,已经大到了不需要讨论到底有多大的地步了——反正也没人能把草原给围了。
围不住,那就是无限大——至少和无限大没什么区别。
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操蛋的状况。
汉家主动出塞,费劲心思,费时费力,好不容易把一只几万人的军队,送到北墙以外千里。
千里,这已经是深入草原腹地了!
而且这千里,不考虑方向辨别、水源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