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混乱的盛宴,没有小型部族的事。
或者应该说,小型部族,便是这场混乱盛宴的菜肴。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数不尽的小部族被屯兵。
河西大地,几乎再也见不到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以百十号人为规模的小部族。
甚至就连那些数千人口、上千战兵的小部族,也在中大型部族之间的争斗中,被殃及池鱼。
要么,是被某个中大型部族吞并;
要么,是因为拒绝被吞并,而被打了牙祭,塞了牙缝。
混乱的内部环境,以及疑似高压的外部环境,似乎在加速河西地区的整合。
但实际上,却仅仅只是让部族林立的河西地区,从类似春秋时期的列国林立,加速发展到列雄争霸的战国时期。
而在‘战国时期’来临,河西地区被整合为十数个大型,乃至超大型部族之后,混乱莫名得以平息,战争也逐渐变少。
各部族开始投鼠忌器,开始产生‘可以坐收渔利,但不能成为鹬、蚌’的意识。
这使得河西地区的局势,变成了各部互相猜忌、互相防备——麻杆打狼两头怕,谁都不敢贸然行动。
如此情况下,除非河西也出一个秦那般,奋六世之余烈,可一己之力弹压整个河西的强大部族,否则,这莫名其妙的和平,便极有可能长久的维持下去。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在河西地区陷入‘春秋战国’后,几乎所有部族都忘记了:河西地区的混乱,是由于匈奴单于庭失去对河西的掌控。
和匈奴单于庭,之所以失去对河西的掌控,则是因为汉人先后占据河套和高阙,彻底斩断了幕南地区与河西大地的联系。
而汉人做这一切,显然不是单纯的为了把匈奴人,都堵在高阙以北。
——汉人夺取高阙,即是为了保障河套的安全,也是为了能更安心的谋取河西!
在河西地区‘春秋战国’期间,汉人始终保持着置身事外般的战略定力,让所有人都淡忘了这一切。
而在‘春秋’结束,‘战国’来临时,河西各部才终于回想起来:河西地区,除了各方‘诸侯’,似乎还有一个名为汉家的‘周天子’。
而且,不同于春秋战国时期,实际影响力不断走下坡路的周王室。
如今的汉室,是从废墟里一点点爬起来、站起来,并即将触摸到天边的强盛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