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官僚的‘严管’形成大事,法家‘势’流派当即就像闻到血腥位的鲨鱼,开始以‘官僚监管制度’为主,向刘荣连连献上可行性极高的策略。
非但献策,而且都表示自己愿意亲身实践,若事不成,提头来见!
再比如,刘荣自即立以来,汉家在对外战争获得的连续胜利,也形成了‘汉家愈强’‘外患愈轻’的大势。
法家‘势’流派同样扑了上来,要么以国家战略视角,为刘荣谋划汉家未来的总体方向,要么以‘外患愈轻’为核心,建议刘荣抓紧机会,做一些过去没条件做的事。
比如:宗亲诸侯。
按照这些法家俊杰的说法,在过去,汉家对宗亲诸侯的忍耐,除了长安朝堂中央确实没有精力、能力,以郡县制治理天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外部军事威胁,使得中央朝堂离不开宗亲诸侯们所贡献出的国防力量。
而现在,外部军事威胁已经降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甚至已经到了汉家不再担心匈奴人南下入侵,反倒是匈奴人,需要担心汉家提兵北上,马踏塞外的地步。
如此背景下,宗亲诸侯所提供的国防力量,已经成了长安朝堂不再需要,甚至需要防备的不受控军事力量。
所以,刘荣接下来的侧重点,便应该是解决‘宗亲诸侯绝不能取缔’的另外一个,同时也是仅存的最后一个理由:长安朝堂中央,无力以郡县制尽治天下。
等这个问题得到解决,那宗亲诸侯该取缔取缔,天下该行郡县行郡县,一切都能迅速走上正轨。
从这一项建议,刘荣也不难看出:秦的教训,法家还是总结了的。
而且总结的相当深刻。
尤其是始皇嬴政尽废分封、尽行郡县于天下——这扯到蛋的一步,法家进行了极为深入地分析。
到了如今汉室,法家已经能根据现实状况,提出宗亲诸侯存在的必要性之缘由,并提出:将诸侯存在的必要性解决掉、化解掉,就可以让诸侯不必再存在了。
如此进步,让刘荣老怀大慰。
却是让其他学说——尤其是不甘心就此离开历史舞台的黄老学,以及原以为胜券在握的儒家,都生出了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若是刘荣下场干涉,或许还能化解这股危机感。
但在刘荣有意无意的推波助澜下,这原本只是‘危机感’的奇异情绪,却迅速转化为了各学派之间的纷争。
表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