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大事发生,也大概率不会得出什么恶果。
可一旦事有不遂,遇到极端个别的状况,那就不妙了。
——如皇子、公主们不慎落水,眼瞧着就要死了,恰逢某位宫人路过,救不救都行,救起来不费力,不救也不会招致责问之类的情况。
在这种时候,促使宫人们做出‘救’或‘不救’之决定的,便大概率是这些陈年旧怨。
她骂过我一句,她儿子,我就不救了吧?
或者是:她帮过我一次,就算我自己被淹死,她儿子我也得就起来?
诸如此类的心理活动,对于这些宫人来说司空见惯。
但对于国家——对于汉家来说,皇长子只有一个。
哪怕皇子有很多,也绝不是‘死几个没事儿,反正只有一个能做太子’这么简单,而是每一位皇子,都是下一代汉天子的左膀右臂,坐镇关东的宗亲诸侯!
所以,刘荣和曹淑夫妻方才这一番夫唱妇随,其实算是每当皇子降世时,都会出现的保守节目。
——国家为重。
而对国家而言,相较于赐予宫人的些许赏赐,显然还是男性宗室成员的性命更重要一些。
毕竟这个时代,婴幼儿在六岁之前的夭折率高的吓人,没有七八成,也至少有一半以上。
随便一场小病小灾,染个风寒发个烧什么的,孩子便说没就没了。
草原上更夸张——每五个婴幼儿,往往只有一个能活过十岁,且活到成年的概率仍旧不足一半。
再者,刘荣那一番关于宫人们‘照顾孕妇照顾的好’的夸赞,也有相当一部分由衷的感激。
——十四斤!
哪怕是汉斤,折后世只有三点五千克,这也是非常吓人的体重!
哪怕在后世新时代,新生儿达到这个体重,都是相当健康的象征。
超过这个体重,便大概率无法通过自然生产诞下,只能通过外力,也就是剖腹产手术进行生育。
在这两千多年前的汉室初,在‘深似海’的皇宫之中,一个滕妾所怀的皇庶长子,能被照顾到三点五千克的出生体重,这已经不是用不用心、细不细心的问题了。
——多少还沾点老天保佑!
而且除了负责具体照顾孕妇的宫人,皇后曹淑的功劳显然也不可磨灭。
“皇后母仪天下,贤德温淑。”
刘荣轻声一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