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太宗皇帝驾崩、父皇即立至今,这三年的时间里,孤的太子宫,可出了什么岔子?
这时,太子宫上下——通常是作为太子宫主事的太子詹事,也就是家令,会代表太子宫回答刘荣:回太子殿下;
过去三年,殿下虽然未曾得封为太子储君,但殿下的太子宫,臣等可都是尽心竭力的照看着
便是类似这样的状况。
同样的道理;
在先帝驾崩,当今刘荣即皇帝位后,太子宫也同样进入了又一个新周期。
今天,刘荣的皇长子降生。
抛开其他所有因素不谈,但就论可能性,刘荣的太子储君,最快也需要等六年后,也就是皇长子年满六岁、度过脆弱的婴幼儿期,才能具备得到敕封的可能。
到了那时,如果刘荣敕封皇长子为储君,那到了太子宫,皇长子也同样要责问太子宫上下:自父皇即立至今,这十来年的时间里,孤的太子宫,你们都照看的如何啊?
而且这种责问,并非只是局限于口头上的‘怎么样’‘好不好’‘出没出问题’;
若真出了问题,那是真要追责的!
好比说,六年后,今日刚出生的皇长子,果真被刘荣敕封为太子储君。
而在当下,甚至在这之前,太子宫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财物失窃、人事私相授受之类;
那等到六年后,才刚得封为太子储君,年仅六岁的皇长子,是真的会追究这发生在自己出生前后,甚至自己都还没出生时,发生在太子宫的肮脏之事的!
因为按照如今汉室的运转逻辑,从当今刘荣继承皇位,搬出太子宫的那一瞬间开始,太子宫留下的,以及新增添的一切,就都归属下一位太子储君所有。
所以,在太子宫出现问题时,哪怕下一位太子储君还没有获得敕封,亦或是没有长大——甚至于还没有出生,都不影响下一位储君,对太子宫中的一切事、物,乃至于人的归属权。
或许有人要问了。
这又怎样呢?
这与眼下,诸子百家之间的学术纷争,转变为正对皇长子,亦或是太子储君的教导权,乃至于太子宫的争夺,又有什么关系呢?
答案非常简单。
——在当今汉室,太子储君对太子宫的拥有权,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既不是财货,也不是权利。
而是人!
还是拿先帝年间的窦婴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