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求精神刺激的极端个例。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
精神欲望,有消极层面的,自然也有积极层面的。
好比如今的刘荣,一点都不觉得长安的纨绔子弟,鲜衣怒马,出入成群,又或是在长安街头策马狂奔,再撞死几个人,是多么炫酷、多么令人感到精神满足的事。
反倒是一个个原本吃不饱饭的农民,在刘荣的治理下能勉强吃饱了;
一个个差点冻死的苦命人,因为刘荣的原因勉强活下来了;
亦或是原本前途暗淡,根本没有未来可言的底层民众,在刘荣的精心设计下,得以生活在一个未来有希望的社会体制之中。
——这一切,都会让刘荣感到非常自豪,精神欲望得到极大满足。
更进一步,刘荣希望自己在位的这几十年,汉家能洗刷过往的许多屈辱,能愈发强大。
希望汉家的百姓,饿死、冻死的越来越少,自然死亡、寿终正寝的越来越多;
希望汉家的将士,战死、伤残致死的越来越少,光荣退伍,眼睁睁看着汉家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荣昌盛,并与有荣焉,含笑而终者越来越多;
希望汉家的官员,因贪污腐败、残害百姓,亦或尸位素餐而被罢官免爵,甚至坐罪问斩的人越来越少,致仕归乡,得百姓民爱戴,颐养天年,享儿孙绕膝之乐者越来越多。
刘荣希望汉家越来越好。
刘荣希望自己在位的这几十年,能成为汉家愈发强大的根本原因。
刘荣,也希望能得到天下万民爱戴,能得后世子孙由衷的赞叹一句:汉x宗孝x皇帝刘荣,当真是千年难出的圣君雄主!
得汉x帝刘荣,乃我诸夏之大幸!
这,就是刘荣的精神欲望,甚至可以说是刘荣全部的个人利益。
很显然,刘荣想得到的这一切,几乎是完全与汉家的国家利益绑定的。
这就不难理解刘荣在先帝面前,往往都能坦诚相待了。
——父子二人,都希望国家稳定,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希望能为国家带来利益。
与此同时,父子二人都将汉家,当成自己现在或未来的个人拥有品,并将汉家的国家利益,与自身的个人利益高度绑定。
这还有什么好瞒呢?
有什么就说什么呗?
若非二人之间那一层父子关系,这都算得上是志同道合的知音,乃至同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