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老太后在吴楚七国之乱的平定过程中,为窦婴谋取到的外戚大将军之位。
因为当今汉室,非彻侯不得为相!
就连先帝朝的老丞相申屠嘉,明明已经贵为关内侯,太宗皇帝将其拜相前的个把时辰,也还是突击进封申屠嘉为彻候。
而窦婴当年,若是没能担任外戚大将军,并以大将军的职务参与吴楚七国之乱的平定,几乎是终生无望军功封侯的!
如此说来,一切就都显而易见了。
——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先孝景皇帝手忙脚乱,俨然是孤注一掷,只求平叛;
刘荣作为穿越者,知道叛乱最终必然能平定,这才勉强按捺下心中慌乱,趁机为自己谋取了政治利益。
而窦老太后,则是在结局未定,根本无法确定叛乱结果如何的前提下,就毫不迟疑,且毫无负担的开始牟利!
而且牟的利,还都是直击汉家要害,甚至动摇汉家宗庙、社稷的国家利益。
在那样的紧要关头,几乎不顾宗庙、社稷,为了个人以及家族,悍然损害国家利益以谋私利!
换做其他任何人做这件事,都是八百条命都不够先帝霍霍的!
所以刘荣才会说,先帝、窦老太后和自己三人,立场全然不同。
刘荣的立场和先帝一致,都是为了汉家好——哪怕是为了自己好,也多半是为了‘属于自己的汉家好’,说到底还是为了国家好。
但窦老太后的‘为了自己好’,那可就不是为了汉家好了。
而是为了窦漪房好、为了窦氏好。
这一立场分歧,使得先帝、刘荣父子,与窦老太后双方,在看待不同的问题是,所产生的意见和看法,必然会出现难以磨灭的分歧。
毕竟屁股决定脑袋。
屁股做不到一起,脑子就必然不可能想到一块儿去。
事实上,刘荣这些年,也愈发感知到了这一点。
——窦老太后,和自己,亦或是和先帝刘启,根本不是一条心。
说得再严苛一点——在窦老太后心里,甚至就连汉家的宗庙、社稷,都未必有多大的分量。
窦老太后所想、所愿,不过是和已经故去的太宗孝文皇帝‘相互扶持’。
窦老太后维护太宗皇帝的名声,并借此巩固自身地位。
仅此而已。
至于天下人,亦或是汉家的宗庙、社稷——窦老太后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