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十八功侯当中,也高居第二位的顶级元勋家族!
用后世人更容易理解的一句话来说:自有汉以来,平阳侯家族阔过,而且阔到了天花板——食邑万户,位列相宰!
也落寞过、且同样落寞到了地板下——空有万户食邑,却无百石秩禄。
经历过如此极端的兴衰沉浮,使得平阳侯家族,具备了常人很难具备的淡定和从容。
再大的恩惠、赏赐,也很难让平阳侯家族喜出望外——毕竟再大的恩赐,也大不过丞相之位、万户食邑;
与此同时,再重的惩罚,也无法让平阳侯家族惊慌失措——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左右不过因罪绝嗣失国,然后过几十年被复家罢了。
再者,历史上的平阳侯家族,之所以没像留侯家族、酂侯家族那般,短短几十年、三两代之后,便于太宗皇帝年间失国——之所以能稳稳传延六代,也与平阳侯家族的严苛家风,以及独有的政治眼光息息相关。
在原本的历史上,从始祖曹参一直到六世后曹宗,汉家皇位都前后传延了七代,平阳侯家族从始至终,却只犯了两次错误。
始祖曹参,在刘、吕相争的孝惠皇帝年间,明智的选择置身事外,即不献媚于吕太后当面,也绝对不做孝惠皇帝的忠臣;
一句‘垂拱而治圣天子’,喷的孝惠皇帝刘盈唾面自干,也使得曹参最终平稳落地,终老于丞相任上。
只可惜,二世侯曹窋,没能继承父亲曹参的政治智慧,在刘、吕相争中悍然站队——而且还是站的吕氏!
好在分寸把握的不错,最终并未被入继大统的太宗皇帝,将其当成‘诸吕余孽’物理清算,却也就此远离了长安朝堂中枢。
从二世侯曹窋,一直到六世侯曹宗,平阳侯家族便再也没犯过错。
——太宗皇帝选继承人,平阳侯家族早早投身太子刘启阵营,而非梁怀王刘揖;
孝景帝选继承人,平阳侯家族又沉住了气,直到太子刘荣被废、皇十子刘彘得立,才‘姗姗来迟’,押注太子刘彘。
终归是百密一疏,于六世侯曹宗手里,牵扯上汉武大帝年间的巫蛊大案,这才在汉家开国后百余年,首次除国。
但说起来,也怪不了六世侯曹宗。
——历史上的巫蛊之祸,那根本不是站不站队、站哪一方的问题。
无论你怎么选,晚年昏聩的汉武大帝,都有理由治你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