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抬不起头,只能跪着说话。
面对馆陶主刘嫖,也差不多。
虽然论君臣,能压刘嫖一头,但多出一层‘丈母娘和女婿’的长幼关系,以及同样承人家一个‘替朕挣来皇位’的人情,汉武大帝面对这位姑母,也照样不怎么抬的起头。
以至于历史上,才刚入宫不久的卫子夫,被馆陶主刘嫖一个‘外人’欺压,差点给折磨致死,汉武大帝也是屁都不敢放一个。
究其原因,不外乎那一句:吃人最短,拿人手短。
人家替你挣来的皇位,你就别想着凭皇位压制人家。
人家要的,你得尽力满足,人家不希望看到的,你得尽力避免。
一旦没做到,比如搞出来个建元新政之类的东西,把人家给惹恼了?
——罚你在太庙面壁思过都是轻的!
要不是娶了个好媳妇,废立天子也未必不会成真!
说到这里,刘荣和历史上的汉武大帝二者之间,最本质的差距,也就很明显了。
刘荣出身‘正’,得位‘正’,所以有底气;
在面对窦老太后、馆陶主刘嫖时,刘荣虽然仍旧要以晚辈自居,但总归是能凭借天子的权势,来尽可能维护自身利益,以及宗庙、社稷的利益。
但历史上的汉武大帝,出身、得位皆‘不正’,所以根本没底气;
在面对窦老太后、馆陶主刘嫖时,汉武大帝非但要以晚辈自居,甚至就连唯一能指望得上的天子身份,都是人家替你挣来的。
故而,什么维护自身利益,什么宗庙、社稷的利益,对即位初期的汉武大帝而言,都是绝对意义上的无稽之谈。
——对窦老太后、馆陶主刘嫖予取予求,然后熬死人家再说,才是汉武大帝唯一能走通的路。
事实上,历史上的孝景帝废太子刘荣,立汉武大帝刘彻,也同样是无奈之举。
哪怕后来,汉武大帝成了‘汉武大帝’,证明了孝景帝眼光没错,但也依旧不得不承认:废太子刘荣,是孝景帝迫不得已之下,才不得不做的无奈之举。
没办法。
实在是栗姬,以及栗姬背后的栗氏外戚上不得台面,加之历史上的太子刘荣,也同样有些上不得台面。
若非如此——但凡太子刘荣有一丁点可取之处,孝景帝也不可能废黜已经及冠的太子刘荣,转而去立年仅七岁,且必然会被窦老太后压制的汉武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