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赵清虎也不是闲得发慌,没事找事。
关键是,出海、经营草原、开疆拓土都需要人才。
说句不好听的,是需要读书人!
光靠百姓,士兵,的确能开垦海外土地。
但是太慢了,需要读书人,需要官员去管理,需要有组织进行开垦,如此才能提升效率。
利益,加上秩序,最后再来点强有力的军队,事情就能成功。
不仅仅是赵清虎对这件事情上心。
宏丰帝,满朝文武,如今都是开发海外的支持者。
左右丞相两人,对此最是积极。
毕竟,宏丰帝一朝,他们两个当宰相时间最长。
其中左相被拜相足有十二年时间,右相虽然时间短一些,也有将近十年。
宏丰帝在位期间,完成的开疆拓土,战争胜利,他们两个在史书上,都是能跟着沾光的。
这可是身后名啊,走到了左右丞相的位置,他们无比在乎。
对于开发海外,迁徙开垦的事情,他们是举双手赞成的。
若是事情能在几年内盖棺定论,大渊皇朝国土面积扩大哪怕是一半,他们在历史上的位置,绝对能往上提升好几个台阶。
更何况,太子殿下说了,那澳洲、美洲,沃野何止万里之地啊?
真要是全都拿下,成为炎黄子孙的故土,不说比肩诸葛武侯,总不能比唐初几位贤臣地位低吧?
后来人,提到这段历史,岂能不提他们二人?
唾手可得,触手可及的千古流芳啊,谁不心动?
朝廷有了基本上的共识,下面又有庞大利益引诱,这件事情就能成功。
不仅如此,这一次回来的商会,早就已经传出消息,他们要跟着朝廷船队,第二次大规模出海。
海外不说有金山银山,但是,有些地方是真的富有,他们不拿金银当财富的。
你能想象,他们把金银做成饰品穿身上,戴脖子上?
多浪费啊,给你们一些布匹,把金银脱下来吧!
商人们,可比朝廷还积极呢。
太子殿下,这次出海,建立了三个开垦地,十二处驻军港口。
随行的商人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也紧随其后下了本钱。
在这些开垦地,还有驻军地点,他们都派遣了人员,盖了房子,占了土地,建立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