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学院的人努努力,这玉米是有成为高产粮种潜质的。对了,百姓们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如何,接受程度高吗?”
“很高!”
出乎意料,这一次,赵清虎又得到了一个跟想象中不一样的答案。
“爵爷,玉米成熟快,而且味道很不错!晒干了就能直接磨成粉,可以做成面食,基本上可以代替小麦!而且是旱地作物,完全可以在冬小麦收获后种植,错开时间,甚至能种植两季。”
农学院的人,给赵清虎详细解释了老百姓对玉米的喜爱原因。
玉米好保存,而且,金黄色的玉米看着喜人,让人喜爱。
除此之外,玉米可以磨成面粉,这是关键啊。
玉米亩产虽然不高,可若是加上玉米芯,那就不是一般的高了。
玉米粒可以磨成粉,玉米芯也能吃啊。
对于老百姓来说,总比观音土、树皮草根磨成的粉要好。
更为关键的是,玉米不挑地,抗旱耐寒。
房前屋后,菜地边沿,甚至是有一块土就能种植。
一株玉米成功长出来,结出的果实,就能一家人吃上一两顿,这可是好东西啊。
山林野地,如今都有百姓准备用来种植玉米。
赵清虎听了这些原因,这才重新对玉米有了信心。
至少,种植玉米,比种植大豆要好啊,产量也高,还能当做主粮。
主粮这东西,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
红薯当主粮吃多了烧心。
土豆倒是有成为主粮潜力的。
大渊皇朝的老百姓,不管南北方,大米、小麦,是两种最重要的主粮。
玉米跟小麦类似,老百姓接受程度高,可以理解。
“继续研究吧。”
化肥,优质粮种,这是大渊皇朝农业发展所急需。
至于说机械农业,不提也罢。
工业化还是起步阶段,蒸汽机才刚出来,机械农业,还在遥远的百年,甚至是数百年后了。
“爱卿,玉米已经很不错,一季亩产虽然只有三百斤,可生长周期短,留下的玉米秸秆也有用,两季、甚至是三季加起来的亩产就十分惊人了。”宏丰帝在一旁,给了一句认可。
赵清虎点了点头。
玉米这东西,生产周期的确短暂。
阳光日照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