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的他的身上,隐隐能够看出老朱的一丝影子。
但因为两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朱慈烺是注定成不了老朱的。
老朱出身最底层,身上有一种草莽气,而朱慈烺出身皇家,自幼便被立为了太子储君,身上有一种贵族气质,成为皇帝之后更显威严。
等再过些年,他彻底成长起来之后,或许能够成为一个贵族出身的老朱。(大概就是陈宝国版本的老朱的那种气质)
西伯利亚人的路数,明军已经摸透了,后面是越打越顺。
在第一阶段的战争之中,他们的精锐就已经被明军消灭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在明军强大的攻势下,和精湛的战术下,一败涂地。
甚至到了后面只要明军说管饭,西伯利亚人就会成片的投降。
由此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生存条件有多么恶劣。
大明和西伯利亚人之间并没有化解不开的仇恨,双方之间的战争现在也可以看做是内战,因为在万历年间,西伯利亚地区就已经归降大明了,大明在西伯利亚地区设立了十多个宣慰司。
这就给大明收复西伯利亚地区提供了法理上的支持。
大明收复西伯利亚就是收复自己的领土,是正义的行为,而其他国家占领西伯利亚地区就是侵略行为,是不正义的。
所以,大明和西伯利亚人之间的战争,必须定义为内战。
这是出于国家层面的考虑。
我们打仗,自古就是讲究师出有名。
哪怕是造反,也要有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
让将士们知道为什么打仗,有助于提升军心和士气。
和西伯利亚人之间的战争,杨轩并不担心,他相信大明的将士们。
我们这个民族的士兵,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士兵。
战略方向在开战之前就已经计划好了,杨轩要做的就是保障好大军的后勤。
终于,在承武十一年,南下的西伯利亚人被消灭的被消灭,投降的投降。
而明军,也正式和沙皇俄国接触。
哪怕明军是疲惫之兵,但在初次的交锋之中,明军依然取得了胜利,只是付出的代价比想象的更多。
北伐的明军并没有和沙皇俄国的军队交过手,哪怕杨轩早已经将西域方面关于沙皇俄国军队的情报转给了前线的一众将领,但这初次的交锋,明军还是吃了些亏。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广总督 作品《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第38章 最大的敌人是西伯利亚的极寒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