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在逃亡的路上这一数字扩大了到5万人,奥斯曼帝国的西色雷斯军团几乎全军覆没。
西色雷斯惨败的消息立刻传到伊斯坦布尔,谢夫凯芙扎太后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几乎要晕厥过去。
她六神无主地看向周围的奥斯曼帝国高层,没一个人敢和她对视都在低头不语。
不到十岁的穆拉德五世似乎并不清楚即将发生什么,又似乎已经知晓了一切。
年幼的苏丹眼神坚定地走到台上环视着奥斯曼帝国的肱骨、脊梁们说道。
“真正的苏丹是不会退缩的,这里是真主赐给奥斯曼的土地,如果死亡无法避免,我会战斗到最后一刻!”
说完穆拉德五世便转身离去,他的话让很多奥斯曼高官都十分汗颜,谢夫凯芙扎太后心中更是多了几分愧疚。
然而在短暂的愧疚之后,所有人都认真讨论起了迁都的细节,甚至有人怀疑穆拉德五世有精神疾病要换掉苏丹
其实此时有人比奥斯曼人还急,那就是英国人,后者已经拼了命地拆了东墙补西墙,但无奈奥斯曼帝国这间破房子四处漏风。
斯特拉特福子爵和乔治维利尔斯无奈地相互对视,都期望能在对方身上看到希望,然而现实是他们都没有办法。
正如首相约翰罗素最初的判断,打不过就是打不过,只能和谈。但问题是对方不想和谈又该怎么做,又能怎么做?
这并非自怨自艾,只是真的找不到破局之法而已。
保加利亚东北部,一场血战之后,俄军终于打开了前往多瑙河平原的通道。
然而对于这场胜利尼古拉一世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从开战到现在俄军已经至少损失了十五万人,其中三分之二死于这场恶战。
而且奥斯曼人只是暂时选择了撤退,他们并没有要放弃的意思。奥斯曼人的部队继续在后方修建胸墙,似乎是想要俄军战斗到底。
同时还有非常不好的消息传来,哨兵在奥斯曼阵地上发现了一抹红色,那是红杉军的标志,英国人的话显然不止是威胁。
此外俄国的黑海舰队想要尝试在夜间向多布罗加前线运送物资,然而遭到了拦截,两艘三级战列舰沉没,八艘运输船被俘。
这对于俄国海军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损失,但更大的问题是补给。军需物资严重不足,伤兵根本得不到救治只能在痛苦中死去。
疟疾、伤寒等疾病开始在军中传播,俄军的高层甚至认为康斯坦察已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七年之期 作品《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第60章 意外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