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皇帝,拿破仑三世流淌着拿破仑家族高贵的血脉,而且他是真心实意希望两国和平。”
亚历山大科洛纳瓦莱夫斯基就差直接把枪掏出来了,不过弗兰茨依旧不为所动。
弗兰茨从来不反对和法国联姻,但他坚决反对和拿破仑家族联姻。
和拿破仑三世联姻对于奥地利帝国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双方联姻最直接的结果是等于弗兰茨变相承认了拿破仑家族统治法国的合法性。
奥地利帝国可以为了自身利益支持法兰西第二帝国夺回危地马拉和萨尔多瓦,这在奥尔良家族和波旁家族看来并非不可接受,毕竟为了本国利益转换立场无可厚非。
但如果弗兰茨和拿破仑家族联姻,承认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合法性,那就是在挑战奥尔良家族和波旁家族的底线。
更重要的是奥地利帝国和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核心利益冲突,双方的矛盾根本无法化解,交一个随时可能并且有实力叛变的朋友,比树立一个敌人更可怕。
“奥地利帝国并不惧怕任何敌人,哈布斯堡家族更不需要与拿破仑家族联姻来证明自己血脉的高贵。”
弗兰茨的回应也是相当强硬,这完全出乎了亚历山大科洛纳瓦莱夫斯基和拿破仑三世的预料。
在他们的眼中弗兰茨应该是相当狡猾且实用主义的君主,不该连这点本钱都不舍得出,毕竟一个女孩子对于国家和家族来说实在不值一提。
虽说与奥地利帝国联姻是法国破局的最优解,但亚历山大科洛纳瓦莱夫斯基也不是那种会逆来顺受之人,他一直为自己流淌着拿破仑家族的血脉而骄傲。
“那么陛下,祝您好运。”
亚历山大科洛纳瓦莱夫斯基转身径直离开了镜厅,这样的果决倒是有些出乎弗兰茨的预料。
不过弗兰茨倒并不是很担心,毕竟俄国此时还在为四起的叛乱而焦头烂额。
老实说此时巴尔干地区叛乱四起,很大程度上都是俄国人自作自受。掠夺式的税收和过于严酷的法律逼反了很多人,大量人口逃入山区。
俄国人的三板斧,就是焚城毁村、血腥屠戮、迁移流放。
这样的做法直接摧毁了巴尔干地区各民族和俄国的纽带,再加上习惯性的卸磨杀驴,此时俄国人连带路党都找不到。
巴尔干绝非善地,生活在此的各民族没有一点血性的早就被人吃干抹净了,所以当地人对于俄国屠刀的反抗异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七年之期 作品《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第34章 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