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凭这些老家伙也是不够的,他们只能保证大方向不歪,但他们经历的太多,也会有很多落后的战术思想,所以我需要真正的战略、战术方面的人才。
我想你知道谁最合适。”
结果有些出乎意料,但又很合乎情理。
阿尔布雷希特向弗兰茨举荐的人名叫海因里希冯赫斯,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快五十岁依然只是一名少校,甚至还在意大利战场被教皇国的军队俘虏过。
不过他对于军事科技的理解,对时代战争形势的预判都十分出色,主张利用一切服务于战争,包括铁路、电报、报纸,甚至在很早之前就提出过兵制改革。
只不过由于人微言轻,他的意见始终没能传到战争部。
这样的人通常来说即便再有才能也很难担当大任,不说其他,光是不能服众这一点就很无解。
然而奥地利是帝国,这对于弗兰茨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弗兰茨自任奥地利帝国军事指挥学院院长,然后可以把这位小人物任命为院长的首席助理,之前看似无解的问题一下就变得简单了。
弗兰茨对奥地利帝国原本的三大军事学院也都进行了大换血,把拉德茨基、平克雷、约西普耶拉契奇这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家都派出去当院长。
拉德茨基已经85岁高龄,平克雷元帅也将近70岁,刚刚年满50岁的约西普耶拉契奇在其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七年之期 作品《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第66章 军校内的学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