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过去固定的市场,当然自发形成的市场一方面容易堵塞交通,一方面则会侵犯到那些商场商贩的利益。
弗兰茨对于法家那套没太大兴趣,所以小罪重罚就免了,至少在小民生存上不该如此。
当然也不可能不罚,所以新的法案也在不断完善中。至于如何在这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就是维也纳政府官员该操心的问题了。
不出意料的是维也纳也出现了飙车党,其实类似于飙车党的组织和个人一直都存在,但过去他们飙的是马车或者战马,只要稍有不慎必然会造成平民死伤。
现在换成冲击力没那么强的自行车之后,因交通事故意外死亡的人数明显下降。
最起码弗兰茨再也没听过哪个公子哥或者地方豪强敢马踏维也纳了。
整座城市正在不断扩大,它的人口也在不断增加,旧城墙被拆除,部分护城河被填平,再也没人批评笔直宽阔的大道是在浪费土地,反而是在替弗兰茨歌功颂德。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推广,整座城市的建筑正在变得越来越高大,帝国议会、市政厅和元老院也被修缮一新,不过整体上依然保持了过去的巴洛克风格。
无论是外乡人,还是那些重回维也纳的游子都会有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
大量的自行车也催生了一个新的部件,那就是自行车铃。在大街上总是能听到那种悦耳的铃声,只不过他们并不是什么喜爱艺术的音乐家,只是一群着急的人们而已。
当然也会有那么几位时髦又或者离经叛道的女性也在大街上骑自行车,这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教士们则称其为“伤风败俗”。
只不过有需求就会有生意,聪明的商人们已经推出了女士自行车。
同时由于传统的撑裙明显不合适,于是乎克里诺林裙在奥地利帝国还未兴起就被打落了尘埃。
奥地利帝国女性的裙子越来越短,至少在平民和中产阶层是如此,甚至有些人更加极端直接开始穿长裤出门。
维也纳大街上的咖啡馆和啤酒馆也逐渐多了起来双方相互鄙视,不过通常情况下喝咖啡的对喝啤酒的人鄙视更严重一些,喝啤酒的人中工薪阶层和普通士兵更多一些。
但大量咖啡馆和啤酒馆的出现让行业内卷更加严重,一些商家不得不开始转动脑筋发掘更多的市场。
逐渐一些咖啡馆开始售卖起了啤酒,一些啤酒馆则是卖起了咖啡。
咖啡馆白天卖咖啡,晚上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七年之期 作品《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第5章 维也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