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5年,在1863年波兰起义时还在上蹿下跳。
如果一切都按照历史的走向,那么帕麦斯顿毫无疑问会为英国彻底征服新西兰,毛利人也会如同北美的印第安人一般寂于无名。
帕麦斯顿也会如他所愿立下大功成功回到伦敦,继续搅动欧洲风云。
然而此时英国首相虽然并不是十分厌恶他的约翰罗素,但作为新首相的乔治汉密尔顿戈登也不怎么喜欢这位过于强势的外交家。
乔治汉密尔顿戈登作为英国历史上最弱势的首相之一,他连自己的内阁都搞不定,他绝对不会想让一个定时炸弹回到自己的身边。
不过这就是后话了,乔治汉密尔顿戈登在先后接到两封来自新西兰殖民地的信之后心脏先后咯噔了两下。
“真是一场可怕的灾难,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和土著打仗?他们就这么喜欢浪费钱吗?
真是荒谬!”
很显然乔治汉密尔顿戈登完全不支持帕麦斯顿和乔治格雷总督的强硬政策,现在英国政府的资金非常紧张,此外英国的债务也十分可怕。
由于十八到十九世纪,尤其是反法战争的巨大耗费,英国的债务一度超过九亿英镑。
大家可能对当时的九亿英镑没什么概念,当时英国的财政收入每年只有5000万英镑左右,也就是说英国在没有任何开销的情况下也至少需要十八年才能还完欠款。
当然这种数据只存在于理论上,拿用实际的例子吧。在1815年反法战争结束之后到1851年英国的债务才从九亿英镑下降到7.5亿英镑,也就是说英国用26年时间才偿还了1.5亿英镑。
而此时由于多次近东战争,地中海海战,强行殖民非洲,经济危机等诸多因素影响,此时英国的债务已经突破12亿英镑。
与此同时英国的财政收入是在不断下降的
没错,英国的财政收入在这一时期是呈下降趋势的,除了一些天灾人祸以外。
当时英国和奥地利、法国、俄国这些传统国家完全相反,英国人追求的是小政府,而非大政府、大帝国,并不追求财政收入的增加和政府控制力的增强。
说白了就是地方贵族和资本家的力量增强,要求对自己更有利的国家政策而已。
其他诸如自由贸易政策削减进出口关税和降低税率也是如此,这就造就了一个恶性循环:
英国政府越弱,贵族和资本家的力量就越强,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七年之期 作品《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第25章 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