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失态,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俄国使团刚刚离开,刚刚还十分硬气的阿福德帕夏就险些栽倒在地。几个官员连忙扶住了老帕夏。
“大人,您没事吧?”
“没事。你们都留在这里,在我回来之前谁也不许离开。我有要事禀报苏丹。”
对于阿福德帕夏的吩咐众人没有质疑,毕竟这样的大事也瞒不住,与其让别人告密,还不如让他自己亲自和苏丹说。
然而阿福德帕夏刚刚离开屋子便一面让亲信将房屋封锁,一面让人去家里报信,自己则是坐车赶往皇宫。
其实阿福德帕夏之所以会失态,主要是对方正是自己理想中的样子,他也想无所畏惧地为自己的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
然而弱小的国家,市侩的同僚,无知的国民反而衬得他如同一个小丑一般。谁当初还不是一个热血青年呢?
问题是仅凭一腔热血又怎么可能在这个国家爬上高位?不爬上高位又哪里能改变这个国家的权力?
那番话阿福德帕夏憋在心里很久,他知道那些话说出口可能会让事情一发不可收拾,自己甚至自己的家人都有可能受到牵连。
但阿福德帕夏在见到那个俄国年轻人时就知道,这一切已经不可避免。与其窝囊地被人逼死,倒不如拼死一搏。
而且他也并非是全无把握,毕竟此时的苏丹穆拉德五世就是奥斯曼帝国内部最大的主战派。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七年之期 作品《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第72章 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