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或还在苦思。
荀攸叹气道:叔叔,你不要再费力气了,我观赵师这一套经学,得之天授,完整无缺,又能济世救民,实在是难得。
我也明白,只是总感觉太过颠覆我平生所学。荀或叹气道。
平生所学不能救世,不能避免百姓过几百年就要陷入水火,为何不弃之?管宁在一旁说道。
他可是认真求学之人,为了求学可以割舍一切。
是啊,仔细想想,若是按照赵师所言,我们自己修身到极贤者,岂非百姓也会选我们为君?华歆则是兴奋道。
管宁微微皱眉。
荀或则是呵斥道:你家世代食汉朝俸禄,怎可说出如此
等等,赵师早就说过,俸禄乃民所出,民有权将俸禄给谁,我家世代吃的不是汉朝之俸禄,而是万民之俸禄,自然要为万民做事,若是做到极点,我为君,又有何不可?华歆直接赤诺诺地说着。
众人哑然。
但是按照赵师所说,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荀攸看看华歆,心中也在想,众人都说你华歆是龙头,我偏不服之。
我若是比你贤明,难道就不能为君吗?
等等,赵师之前也没有说何者才是极贤明?荀或又道。
这还用说吗?当然是百姓来定,谁能让百姓吃得更好,穿得更好,住得更好,谁就是贤。华歆可真不愧是龙头之称,一下抓住要害。
荀或随口反驳:百姓无知,容易被小人蒙骗。
百姓无知,那便使其知之。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商君也说过,弱民愚民方可驱使之。百姓知多,便无法驱使。荀或又忍不住道。
哈哈哈,果然露出了本性,荀或,你才是小人,你只想驱使百姓,只想满足一家一姓之权贵,却不想着天下万民,歆羞与汝为伍!华歆说完,转身就走出馆舍。
你!荀或被骂得差点吐血。
管宁上前拍拍他:他只是一时激愤,不需与之较真。
最明白华歆的人,自然是管宁。
他明白自己这个同伴,其实就是沽名钓誉,故意靠近太行山人的想法罢了。
其人内心最是热衷权势富贵,怎么可能真心为万民?
这不过是他欲盖弥彰的说词罢了。
只是他毕竟还要讲究情谊,不能直接揭穿。
再说华歆也没有说错什么,他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