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了极大的期盼。
王言从不会让人失望,包括一直跟随他一起走过了许多地方的司机兼助手,他从头跟到现在,就没在王言这听过重复的故事,古往今来什么都有。当然重复的内容也有,那就是王言讲的大环境,毕竟战场态势、环境等等,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讲一遍的
就如此,王言开始了他在14军的演出。收获自然是同样的,各种的罐头、中华烟、茶叶等等,这个年月,这些东西到哪都是硬通货。
当然王言并没有忘了之前同郝淑雯、萧穗子说的,他要以‘军’为主题,从头写到现在。这种活是军委的,不过他们还是重在记录历史以及军队的各种改编、调整等等,王大文豪则不然,他是要颂歌的,是有艺术处理的,当然不是搞历史虚无随意改编,而是在写作手法上不是平铺直叙。
所以王言跟这一次跟战士们聊的少了,因为他们年轻,不清楚许多故事。主要还是同各地的领导聊天,去了解他们知道的历史。他毕竟接触的领导比较高,最次都是团部的人。
尤其是团长、政委、参谋等等,不少都是从抗美援朝那时候过来的。到了师一级,则有不少人都是参与过解放战争的。到了军一级,那就都是老资格了,多是打鬼子出身。
王言多招人稀罕呐,虽然是文艺兵,但是各个地方的部队里能打的都被他揍了个遍,这几乎都成保留节目了。而且他还有成绩,写了军人的歌,这在部队中是没见面好感度先加二十的,他又写了许多英雄的文章,很多都是军队的英雄,好感度再加二十。再加上他本身的亲和力,还有最重要的说话,还得加二十。
所以很多领导一开始还是假客气呢,从头到尾听了他说书讲故事,那就是真看重,要不他那么多的罐头、烟什么的都是怎么来的。
何况他是要给一个军写书,很多人的名字都是要在的,基本都跟王言聊的相当愉快。尤其看到王言拿着纸笔,一副学生的样子,唰唰唰就是一顿记,更过分的是,他竟然每一次接话都能接到心里,每一次问话,都能问到痒处,哪里有这样的好战士嘛。
各地的各级领导,都是分享欲爆棚的啊。以前没有人懂他们,现在有了,他叫王言
同时还有另外一件事,王言并没有忘记,那就是再写一首歌出来。老廖见到他就问,新歌写的怎么样了?方宏民也没事儿过来凑合,打听着新歌的事儿,他能不能唱之类的。
一首歌,不能一蹴而就。一本书,也不是一天就写完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