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的建设,支出还要更少一些,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七百多万人口,能拉出来一百万的兵力,基础的枪支弹药已经实现了自主生产,甚至是炮弹都能造出来了,除了北边,附近的这些国家拿什么跟他打?
王言当然不是无敌的,还是那句话,如果他们集火攻击,集中资源,决心覆灭王言,虽然基本做不到,但绝对可以将王言打跑,不过那时候最先糟糕的就是周边的国家。
本来是外面的敌人,在自己的家里打起了游击,几年之内还剿灭不了,那就彻底废了。没有哪个势力是铁板一块,总有可趁之机。
东南亚这边,哪里也找不到公平,找不到安宁。太多的人没有办法,如果给他们看到希望,自然拿起枪来就是干。
真起了大战,王言有信心席卷东南亚,过中东,进欧洲,那将又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当然这也只是王言的信心罢了,别人是不会往那想的,但他们纵使想不到王言的上限在哪里,可下限他们是清楚的。
如此来回的折腾了几次,打了几场仅仅持续一两个月的战斗,也就彻底回归到了安宁和平之中,再没了刺杀之类的事情发生。
然而其他的各种小动作却是不断的,还是持续的渗透,支援过来的老师都是带着任务,来宣传思想,进行和平演变的。
这避免不了,谁叫王言没有自己的人才呢,老师都没有多少人。想要得到知识,就要付出一些什么,比如初期冒头的一些人才的倒戈。
不过这些人也翻不出什么风浪,王言要的是工业化建设,这些人都是螺丝钉,都是耗材。能用的时候用一用,不能用的时候,建筑队自有他们的位置,这个建筑队预计一百年不会消亡。
人少了王言就收拾一批,人多了就缓一缓。
相应的,随着建筑队的扩张与缩减,便是王言地盘之内每一次的思潮变动,以及权力的更迭,利益的再分配。
王言连不辣都给撸了,这小子胁迫人家女孩,本来是要枪毙的,迷龙、烦啦等人都来说情了,王言也就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念着老兄弟们出生入死的情分,没送去建筑队,只是撤了职,送去工厂打螺丝了。
在这个期间,王言也跟北边联系,让这些老东西跟家里人取得了联系,还都回家去了一趟,然而却没有一个人带亲人过来。
因为谁家里都好几口子人,故土难离,不愿意过来。
这是假话,还是因为王言这边的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