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加拿大航空中心,19800个座位全部坐满。
上个赛季,随着文斯-卡特的到来,猛龙队的上座人数排名上升了6个名次。
本赛季到目前为止,猛龙的上座人数再度攀升一名,来到了联盟第九,进入了前十。
而这一切的功劳,只归功于一个人,那就是文斯-卡特,这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一个刚刚进入联盟才5个赛季的新兵,猛龙队在多伦多基本没有什么根基。
他们上一次拥有职业篮球队还要追溯到遥远的1949年,nba创始之初的多伦多哈士奇队。
哈士奇仅仅存在了一年就因经营不善倒闭,直到1993年他们在nba的扩军计划中,和同为加拿大的温哥华灰熊重新加入了nba。
这时候,猛龙队加入nba的特许经营费用是1.4亿美元,篮球已经成为一个大资本主导的商业游戏。
对于猛龙这样的新球队而言,当务之急不是拿冠军,不是每个新球队都能像热火那样遇到帕特-莱利,利用他的资历和人脉迅速建队成功冲击总冠军的,况且莱利这条路也走了好多年。
猛龙队的首要任务是打开市场,在多伦多吸引足够多的球迷,在比赛日愿意到球馆来看球,愿意购买球队的周边产品,愿意付钱购买长期门票让球队拥有稳定的现金流,之后吸引足够多的广告商与球队合作,在球馆、电视台打广告,赚取足够的商业收入。
生存是第一位的,多伦多管理层不希望像1949年那样,倒闭,让多伦多的篮球梦再次碎裂。
好消息是,多伦多的体育市场很大,比温哥华要强很多,多伦多的篮球迷也有着足够的热情去支持猛龙。
在1995-1996赛季,猛龙作为一个草创球队,阵容和战绩都很糟糕的情况下,他们的上座人数排名达到了联盟第三,足以见得多伦多球迷的狂热。
但仅仅依靠球迷的狂热是不持久的,随后两个赛季,球队战绩糟糕,队内新秀丑闻缠身,导致猛龙的主场上座率一再下滑,从第三到第八,接着滑落到第十六,球队开始有了强烈的危机感。
1998-1999赛季,猛龙队的主场从之前较为老旧的天穹体育馆,搬到了现在的加拿大航空中心。
这意味着猛龙将和nhl的多伦多枫叶队共用一块场地,两支不同联盟的职业球队将明里暗里展开竞争。
冰球在加拿大比篮球要历史悠久且受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