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把善行变成一种日常习惯。
这是连感动华国这样的节目都没有能够做到的。
其次,校园“善行树”计划:
全国多所中小学模仿青山小学的模式,在教室后墙贴上“善行便利贴”,鼓励学生记录日常善举。
甚至有家长群调侃:“现在孩子回家第一句话不是‘作业写完了’,而是‘今天你行善了吗?’”
在教育日益内卷的今天,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进步。
再次,此次的814福利节和日行一善活动,也让商业圈开始“善意内卷”!
品牌商们尝到甜头后,纷纷将“平凡之光”元素融入日常运营。
外卖平台升级“善意通道”:不仅免除见义勇为骑手的罚单,还推出“善行积分”,可兑换优先派单权或额外奖励。
某平台数据显示,骑手投诉率下降40%,用户好评率飙升。
便利店“暖心角落”:7-11、全家等连锁店在收银台旁设置“共享物资架”,顾客可自愿留下雨伞、充电宝等物品供他人应急使用,标签上印着“日行一善”的logo。
这可比所谓的共享经济要令人暖心的多。
只是不知道这种内卷能持续多久,希望能更久一点吧!
猫粮狗粮免费吃!
多家猫粮狗粮品牌携手在多个小区投放“关爱流浪宠物”物资站点,供善心人士免费取用去投喂流浪猫,流浪狗等。
或许这些商家的初衷都是为了“名”和“利”但是结果却是好的。
陈默的超级福利直播,814福利节福利周等等,其实同样的是在这方面实现了多方共赢。
更有意思或者说值的一提的是文化出海!
日行一善活动,让国际网友的“酸葡萄”心理逐渐转化为实际行动。
证明了善行是无国界的!
在日本,悄然刮起了一阵“小善卡”风潮,便利店店员派发手写感谢卡,顾客集满十张可兑换小礼品。推特上#小さな优しさ(小善举)话题持续升温。
在美国出现了“社区英雄墙”,纽约、洛杉矶的社区中心设立电子屏,滚动播放居民投稿的善行瞬间,模仿陈默直播间的数据可视化效果,但评论区总有人吐槽:“为什么我们的‘英雄’只能上墙,不能上直播抽奖?”
而这一次的活动,也诞生了科技与善意的深度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