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有何用处,多么迂腐多么愚笨!
校方没有同意做何夕的课题,经费自然也没有。刘青劝何夕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何夕大笑却泪如雨下,嘲讽道,有用,难道我要去编考研指南?
很多人看到这里,其实是有些不能理解的。
执拗!执着,一根筋!
这是很多年轻的观众此时此刻对何夕的看法。
但是何宏伟理解他!因为他曾经一度也是这样的人!
因为只有真正的执着专注,固执的人,或许才能研究出“微连续”这样的数学明珠吧?
只是可惜的是,生不逢时!
如果是老康,或者如果是老麦,他们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懂得变通,懂得等待,寻找机会。
编考研指南,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份非常体面和不错的工作。
如果何夕不那么的执着,不那么的不懂得变通,或许一切都会不同。
但是如果懂得变通,懂得八面玲珑,那么或许他也就不是何夕了!
何夕没有办法,学校不支持他的课题,他只能自己来!
但是他没钱!
他能怎么办?他只能求助母亲夏群芳!希望她能替他借几万块去出书。夏群芳沉默之后将自己买断27年工龄的存折掏出来给了何夕,她踌躇后说的话是“给人家说说能不能迟几个月交钱,现在取算活期,可惜了。”
而何夕就这样走了出去,她在背后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想再看看总数是多少。”
“25380元。”
她的27年。
在那个年代这无疑算是一笔“巨款”!
那是这位母亲的27年工龄买断的数字。
她不懂儿子的研究,她只是一个连电费单都看不懂的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母亲。
可是儿子是她的一切,他想要,她就给了。
何夕已经魔怔了,他甚至根本没想过,他的书,就算出版了,又能如何?
看到这里,何宏伟眼眶红了。
他多么希望,能有人“慧眼识珠”,发现何夕的才华,发现“微连续”的光!
只是他知道,如果真的有人“慧眼识珠”,那么那本伟大的著作也不至于被埋没了一百多年!
剧情在继续着
母亲拿出了27年工龄换来的那本存折给了儿子。
可是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