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者这篇,虽然在科幻圈有点名气,但是其实并没有那么出名。
所以很多观众其实都不是书迷,真正的书迷只是一小部分。
而伤心者打着科幻片的名头,其实在上映之后,还是引起了一些争议的。
口碑方面也是呈现两极分化。
一部分科幻迷认为:“这根本就不是科幻电影,这就是一部剧情片而已!”
“虽然很感人,但是说真的,这连软科幻都算不上,感觉被骗了!”
不过,更多的人还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作为陈默的铁杆拥趸,十年老粉的影评人周小斌对伤心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其实计较伤心者是否算是真正的科幻电影,真的没有意义,难道不是科幻电影就不能看了吗?
电影本就是根据科幻伤心者改编而来的,特意去找了当年的资料,其实当年这个争议就已经存在了。
但是却不妨碍这部拿到了第十五届华国科幻银河奖!
回到电影,伤心者不是一部简单的科幻电影,而是一把剖开现实的手术刀,它精准地切中了每个时代最隐秘的痛——理想主义的孤独与母爱的沉默救赎。
当何夕的微连续原本被导师随手丢进废品车时,银幕前的观众仿佛听见了梦想碎裂的声音。
那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一个灵魂十年心血的具象化。
刘青的轻蔑一掷,何夕的崩溃划着了火柴,夏群芳的深夜垂泪——这三个镜头构成了全片最残忍的蒙太奇。导演陈默用近乎冷酷的镜头语言告诉我们:天才的悲剧从不是怀才不遇,而是连最亲近的人都无法理解那份执着的价值。
而江雪与老康的支线,则撕开了爱情最现实的伤口。当老康用手帕擦鼻涕时,何夕亲吻脏污手帕的癫狂,让所有嘲笑过这个“名场面”的观众瞬间哑然。
原来那不是滑稽,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世俗最后的反抗——他宁愿亲吻被玷污的回忆,也不愿承认爱情早已败给时间和现实。
但真正击穿人心的,是夏群芳这个“无才无能的母亲”。她看不懂微积分,却看得懂儿子的眼睛;她卖不出去一本书,却能用谎言为儿子编织希望。那些偷偷塞进图书馆的书,那些假装“卖出去”的谎言,那些二十年如一日的梳头动作导演用最朴素的细节诠释了“母爱是超越时代的微连续理论”——它不需要被当下证明,因为时间终将让它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