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艺的大编辑室继续往里面走,第二个房间的屋门虚掩,左门框旁边墙壁上钉着一张白底红字的木牌,木牌上面写着四个大字“主编辑室”。
崔道逸礼貌地敲了敲门后,里面响起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崔道逸笑着打开门,他口中的“老张”正坐在办公桌后,拿着湿毛巾,一个劲儿地擦着额头和脖子上的汗。
老张就是张广年,人民文艺主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光未然。如果还不知道的话,那说黄河大合唱应该无人不知。
他就是黄河大合唱的作者,他的谱写的经典不仅仅在建国前被人们传唱,几十年后的今天依然被大家经常提及。
“几年不在燕京,都忘了燕京的夏天是这么难熬。”张广年又将毛巾伸进了上衣里面。
张广年从30年代开始就从事进步的戏剧和文学运动,还曾经跟李公朴和闻一多先生一起参加过进步活动。
在十年期间,前部分过得还不错,后来被送到了干校劳动。在这期间,他不断地反思自己。去年被接到燕京后,就立马被上级任命为人民文艺的主编。
从他接手人民文艺的那一刻,就开始为文艺界的复兴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刘新武的班主任是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
刘新武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并不觉得会被发表,一度准备毁掉班主任这本小说,但又不甘心,于是投给了兄弟杂志人民文艺。
他目前是人民出版社的编辑,在做编辑之前是老师,亲眼见证了十年对学生的影响,所以写班主任这部小说也算是写他的亲身经历。
其他的编辑看到班主任后争论很大,稿子差点被退了回去。无奈之下崔道逸拿着它找到了张广年。张广年大手一挥,表示不怕写矛盾,就怕矛盾写的不够深入。
于是让崔道逸将稿子交给刘新武,让他继续改,将矛盾写的深入一点,做到有理有据,充分揭露,最终得以成功发表。班主任更像是风向标,让文学界都感受到了文艺风向的变化,开始调整创作方向。
崔道逸一定程度上来说,他是刘新武的伯乐。
“老张,我这有一篇小说,我看了之后大为震撼,又拿不定主意,所以让你看一看。”
听他这么说,张广年赶紧提起眼镜,从崔道逸手里面接过稿子认真地看了起来。
“驴得水,这是在借‘驴’讽刺什么?”张广年一边看一边好奇地问道。
“老张,你怎么知道是在讽刺?”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能编的狗牙根 作品《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第11章 我就专断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