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俗,在抗大学习过,解放时是随军记者,可是跟邹获凡比起来,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
邹获凡副主编的任命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下来了,明眼人都知道他是严晨之后的主编。
邵燕向无奈说道:“我持保留意见。”
“我也觉得不给七块,至少也要给五块或者六块,或者我们问一下崔道逸,参考一下他们的稿费,总之,过低是不合适的。中央为什么恢复稿费?
除了体现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是按劳分配的方式外,还有一种用意,那就是鼓励优秀的作家和诗人参与创作。我觉得,极低的稿酬是没办法鼓励他们的。”副主编葛落也说道。
“老葛,你这样说的话,我不同意。我们是作家和诗人,怎么能谈钱呢?这太有损诗人的形象了。”邵燕向像是抓到了话里的漏洞一样,急忙说道。
这个年代,文人是羞于谈钱的,大家对文人的印象就是脱俗,不沾染铜臭气。
“老邵,你的工资?”
“这不一样,这是我的工资。”邵燕向赶紧说道。
“那以后老邵要多在我们杂志发表诗歌,稿酬嘛,就按照3元算。”
邵燕向:“......”我不说了,还不行吗?
最终,严晨给人民文艺打了一个电话,把刘一民的稿费同样确定为千字六元。崔道逸得知刘一民要发表诗歌了,一个劲儿地要求严晨给他念一念。
结果得到的只有一句:“等过几天发表后再看吧!”
邹获凡中午吃饭的时候,遇到葛落,笑着说道:“感谢你今天说话。”
葛落平常很沉默,向来不怎么发表意见。
“我说话,也是有私心的。一是写的好,二是刘一民是我老乡。老家相距估计只有几十公里,都在洛市,我们那边走出来一个作家和诗人不容易。”
葛落开心地说道。
“原来如此,不采取高稿费,是没办法吸引作者的。星星下个月就复刊了,到时候作者的选择可就多了。”
星星作为一家同领域的杂志,虽然在川省,但影响力不弱于诗刊。
........
文化馆宿舍内,刘一民开着台灯,认真地趴在桌子上写作,时不时随机打死一只过于亲昵的蚊子,瞻仰一下它的尸体后,再将它摔在地上。
忽然窗户被人敲了两下,打开窗户,拉开窗帘,看到刘运生正一脸惊讶地站在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能编的狗牙根 作品《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第30章 《诗刊》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