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帮助的温暖所打动,艰难的岁月里互相打气,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
前面在大家心中是面目可憎的老迟,到后面成为了知青的支柱,再看到老迟以前的战斗经历,对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同志感到敬佩。
既讲述了这群孩子参加高考的不易,又没有过多的渲染,让大家通过这篇小说感受到深深的绝望。
总之,看完这篇小说读者不是抱怨,而是充满信心!
招待所里,邹获凡告诉刘一民,下午的时候燕京文艺的周燕如来过,只不过被他给请走了。
“老邹,怎么回事?”刘一民很好奇,诗刊和燕京文艺的竞争关系是不大的,燕京文艺跟人民文艺才是铁杆竞争对手。
“老周来找你约稿子,我问她燕京文艺能给什么样的标准?你知道她怎么回答我的?”
邹获凡说到最后十分生气。
“什么标准?”
“千字五块!这不是看不起人吗?虽然一民我知道你写作不是为了钱,是为了文学,但是稿费的标准是个尊重问题,哪有人越写稿费标准越低的道理。”
刘一民老脸一红,咳嗽了一声,挺着胸膛说道:“是,我确实不爱钱!”
邹获凡看刘一民这个样子,满意地点了点头:“我当时就给她说,慢走不送,出门左拐有门槛,您老当心可别摔着!”
“老邹同志,你这是为我得罪人了啊!”
“不怕,别看我们两个认识的久,但感情还是咱们两个深!”
看到刘一民感动的样子,邹获凡更满意了,咱说这么多,要的不就是这个效果?
感谢大家的月票,感谢书友浩瀚3393的100点币打赏,感谢书友20180612083652658的500点币打赏。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能编的狗牙根 作品《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第55章 我确实不爱钱(求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