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跟前,转头,用一种商量的口吻询问道:
“李先生,关于您跟林弦之间的事情,我有几个问题想再确认一下,或者说,我们可以再‘润色’一下。”
李华一怔,有些疑惑地问道:“什么事情?你要再确认什么?”
“李先生,你先别紧张,这只是为了让后续的报道更有冲击力。”
女记者迅速解释,“就是关于您领养林弦这件事,咱们可以再商量一下表述方式。
我这边有一个‘剧情’版本,或许更能激发公众的同情心,渲染情绪。”
“如果说成当年是你们看林弦可怜,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孩子都要饿死了,你们发善心,才把他领养回来。
而现在,他翅膀硬了,发达了,却忘恩负义,见死不救,置曾经救他于水火的恩人于不顾。这样,舆论肯定会更加偏向我们这一边。”
“让社会舆论像洪流一样逼林弦捐骨髓,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了。您看怎么样?”
女记者的话说得不缓不急,条理清晰。
李华也象征性地配合着点了点头,表面上是在做思考状,实际上脑子却在飞速运转,权衡着这件事情的利弊和潜在风险。
当初领养林弦,是因为他们确实没有儿子。
但后来因为他老婆得病,恰好林弦身上有匹配的骨髓。
自从那以后,林弦的身体就变得很差。
他们当然不可能继续养着这么一个药罐子。
然而,既然是为了骨髓,当然是情绪渲染得越热烈、越“悲惨”,效果就越好!
这世上,谁不痛恨白眼狼呢?
利用公众的这种心理,才能最大程度地给林弦施加压力。
想到这里,李华的表情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咳咳咳!”
他先是干咳了几声,清了清嗓子。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朴通 作品《妻子恨我三年,离婚后她却崩溃了》第94章 记者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