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娟小声道:“李秀这是被家志灌了迷药吗,现在都还笑得出来?这几百块钱很可能打水漂了。”
以现在的效率,一对夫妻种两三亩叶菜是比较舒服的,三四亩就会很累,五六亩就要拼命了,再往上就必须得请人,而且都是按8小时算工资。
如果陈家志接了这3亩地,就有10亩地,李秀又待产,可能得请四个工人。
一个月发工资都得近千元。
一般人一个月能不能卖到这么多钱都还不好说呢。
黄娟泛起了嘀咕,对李秀还能笑得如此开心十分不解,她这一开口,陈家芳反倒不说话了。
白燕打趣道:“娟婶,你知道秀才最近一天卖多少钱吗?别看他最近一天就一车菜,但一天要卖六七百元钱呢,四百元转让费,秀才半晚上就挣回来了。”
再远一些的周玉琼也跟着说:“还不止呢,秀才地里还有多少菜,空心菜都还有两千多斤,就这都还能卖四五千元,空心菜卖完还有菜心能接上,就现在的收入,再多养两个工人也不成问题。”
黄娟已经听愣了神。
戚永锋最近几天都没有菜卖,所以黄娟对市场上的情况只是一知半解。
只知道最近大家的菜都少了许多,有菜卖的也就那么几家人。
即使是前段时间一天七八百斤菜的秀才,如今也每天只有两三百斤菜,并不是特别扎眼。
但此时一听白燕和周玉琼的话,黄娟便惊住了,这才想起现在的菜价已经涨上了天。
看似只有两三百斤菜,但收入却不比七八百斤菜时少,乃至更高。
一天六七百元啊!
即使是花城,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到这个数,底层人员可能一个月也只有这个收入的一半。
黄娟既嫉妒又后悔,她想起陈家志曾不止一次的提醒他两再多种点空心菜,她却偏选择了当时价更高的菜心,结果一场暴雨,露天菜心死光光,只保留了一小块小拱棚里的菜心,但又没到出菜的时候。
陈家芳看着有些酸的几人,说道:“家志他是挣得多,花的也快,这马上发工资了,一算账就什么都没落下。”
白燕:“秀才该买的都买完了,现在卖的钱都是净利润,他要这样连续卖上20天,立马就是万元户。”
陈家芳:“现在不又多了3亩地吗,他就是一有钱了就想折腾,日子过得提心吊胆的。”
周玉琼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