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还在生产鱼粉,那鱼粉是不是也值钱?多少吨杂鱼才能产出一吨鱼粉啊?”
“看杂鱼的大小,估计得四五吨才能产一吨,光在底舱加这个生产线就要了我30万。”
两兄弟咋舌,这都赶上他们渔船的价格了。
“那,那么贵啊。”叶耀鹏舌头都要打结了。
“对啊,毕竟是带加工的渔船,算是当前最好的了,不整上这个设备,那些杂货都得倒海里,多浪费。”
叶耀华附和,“那也是,每天倒回海里都倒得我们心疼,但是想运回来收鲜船也装不下,不然也有厂要这些。”
叶耀鹏又道:“装一个也好,反正迟早也能回本。”
“嗯。”
就是渔船太多了,杂货也太多了,就一条船带生产线,还是搞不过来,还得再多订几条。
三人的船停靠点不一样,半路就分开,等到了海上再集合。
船上的工人有了一趟经验后,这一回也不用叶耀东指挥,大家分工合作,都知道要干些什么。
而叶耀东只要去到驾驶舱,调试设备,打开广播向码头的交通中心申请离港,等甲板上准备好,交通中心也有了回复后,他再发布离港的指令就行。
叶耀鹏跟叶耀华的船已经先一步在航道外等他了,他们没有对讲机,他只能在频道里跟他们说话,指挥着他们跟在后头,跟着他航行。
海图也早就给他们标好路线了,剩下的跟着他走也不会出差错,到时候多跑几趟也就熟练了。
叶耀东是在次日中午,第1个转向点,黑潮支流附近联络上的40米收鲜船。
收鲜船给他传递了信息,说是运不完所有渔船的货,只运了4条船就打道回府了,剩下3船的货跟接下去几天的货,只能指望他这条船了。
他叹了口气,应下来也没说啥,反正能平安的把货运回来就行了,能运多少运多少,剩下的也只能交给他这条船了。
原本还想着早点到,看看能不能打两网,现在也只能纯粹的当做运输船来回运货了,不然拉不完七条船的。
对了,现在他大哥二哥的船也过去了,到时候得拉九条船的货。
他忍不住扶额,只能路上尽量跑快一点,减少耽搁的时间了。
在岸上卸完货也只能都交给他爹了,他估计顶多在岸上睡一觉就得赶紧出海接货。
想到这里,他又联系了他大哥二哥,准备提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