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头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王师长终于叹了口气:
"行了,你们团待命,随时准备开拔。"
郑大川啪地立正:"是!"
当夜,暂七十二师驻地灯火通明。
士兵们围坐在篝火旁,刺刀磨得锃亮,子弹一颗颗擦得能照出人影。炊事班破天荒的炖肉了,油花在锅里咕嘟咕嘟冒泡,香气飘出老远。
"听说没?"一个新兵凑到老兵身边,"北平那边,学生娃娃都上街游行了,喊得嗓子都哑了。"
老兵往枪膛里压着子弹,头也不抬:
"听说沪上那边更热闹,码头工人把日本人的货全砸了,连娘们都把首饰捐出来了。"
远处传来手风琴的声音,有人开始唱军歌,很快整个驻地都跟着吼起来,歌声震得树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走。
顾家生靠在墙根下抽烟,火光映着他半边脸。程远跑过来,兴奋得满脸通红:
"四哥!我刚去团部打探消息,看见郑团长也在写血书!听说连师长都签字了!"
顾家生吐出一口烟,没说话。他望向北方,仿佛那里隐约有炮火的闪光。
1937年7月17日,庐山,美庐别墅。
山间的雾气还未散尽,松针上的露水折射着晨光。国府军政大员们的汽车一辆接一辆驶入警戒区,轮胎碾过湿漉的青石板,发出沉闷的摩擦声。
会议厅内,争论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夜。
"现在开战?我们拿什么打?"军政部何部长拍着桌子,茶杯里的茶水都溅了出来。
"德械师还没整训完,空军只有三百架老式飞机!"
"再等下去,华北就没了!"
冯委员一拳砸在墙上,挂着的作战地图簌簌颤动,"二十九军快顶不住了!"
角落里,戴老板默默记录着每个人的表情。窗外,侍从室的参谋们屏息凝神,手里的电报越积越厚。北平急电、天津急电、沪上急电
总裁始终没说话。他站在窗前,看着云雾中若隐若现的长江。江面上,一艘小火轮正吐着黑烟逆流而上,像极了此刻华夏的命运。
上午九时,庐山图书馆。
麦克风已经调试了三次。工作人员额头冒汗,生怕这台德国进口的扩音器出故障,今天的声音,要传遍整个华夏的每一个角落。
总裁整理了一下深蓝色中山装的领口,缓步走上讲台。台下镁光灯骤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