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余人的归义教导团,爆发出远超其人数的恐怖声势,紧跟着荣六师的进攻锋线,向着被炮火撕开的裂口,不顾一切的冲了进去。
他们的任务并非正面强攻,而是渗透、分割、搅乱。
他们嗷嗷嚎叫着,迅速渗入日军防线后方,向着一切他们认为有机可乘的目标猛扑过去。他们专门攻击日军的通讯线路、后勤辎重队、小股溃散的集结点,甚至试图寻找并端掉日军的各级指挥所。
第五军直属的警卫团(一大部分补充给荣六师了)、侦察营、穿插营、突击营,这四千多精锐生力军也同样投入了这片混乱的战场。
他们的战术素养极高,配合默契,同样是向纵深处猛插,为的就是进一步扩大战果,彻底瘫痪日军的指挥与增援体系。
日军的崩溃开始从前沿向纵深不断蔓延,许多部队突然发现侧翼甚至身后出现了华夏军队,枪声四处响起,指挥系统陷入瘫痪,求援的信息石沉大海。
整个金井地区的日军防御体系,正被这第二梯队的疯狂“打乱战”迅速拆解成无数互不相连、各自为战的碎片。
就在这时,第三梯队由伤亡惨重的第100师和第135师剩余的一万三千余名官兵组成,他们踏过仍在燃烧的废墟和遍布尸体的战场,全面接管了被第一、第二梯队夺取的阵地。
他们“接管”阵地之后,马上开始了逐寸逐土地拉网式清剿。俘虏或歼灭那些被分割包围、失去指挥的日军散兵游勇。他们牢牢巩固着用鲜血换回来的战果,将突破口彻底夯实,为下一步可能的继续推进或抵御日军的反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军的反攻,以三个梯队层次分明、各司其职的强悍姿态,向着陷入混乱中的日军纵深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