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庭院,两人跟着进到屋里。
有些意外,外面看起来十分洋气的三层小楼,里边的摆设却十分简单,客厅除了用来坐的沙发和茶几外,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布置。
倒是墙壁上有一张骏马图,不用看落款,李恒也能一眼辨认出这是徐悲鸿的真迹。
除此之外,屋角落有一对立式花瓶,里头什么也没种,光就是一摆设了。
正当他仰头欣赏骏马图时,从书房走出来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头子,问他:
你也喜欢徐悲鸿的画?
听到声音,李恒立马转身,然后恭恭敬敬喊一句:老师。
真是恭恭敬敬!
态度要多恭敬有多恭敬,完全是发自内心。
两世为人,今生能在文坛走得这么顺畅,可都赖眼前这老人家的提携和帮助,要不然仅仅一个版税问题,舆论就能把他喷死!
在他心里,这位可是他的伯乐,见面自然不能怠慢巴老先生虽然上了年纪,但精神头十分足,上下打量一番,稍后点了点头:
不错,这样貌比小廖描述的还要好上几分。
李恒汗颜,咱们神交已久,第一句话竟然是品论样貌?
廖主编笑说:老师,这幅好皮囊可是大青衣亲自认证过的。’
李小林给几人倒茶,跟着开起玩笑:的确不错,要不然也迷不倒那位大青衣。
李恒:.
巴老先生见他一脸懵圈,指指旁边的沙发,坐。
李恒依然坐下。
巴老先生调侃:闻名已久,今日终得见面,你紧张?
第一次见这种人物,他心里头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绪,有点紧张,还有点兴奋李恒摇头,自我打趣道:倒不是紧张,而是没想到风流韵事没成,风流名声却已经传出来了。
这话把三人逗得开怀大笑。
他想过很多见面的场景,但唯独没想过见面会被调侃,那就不能怪他了,为了附庸风雅,同流合污,只得跟着大环境走喽。
李小林陪坐在左侧,笑着解释,他老人家比较喜欢京剧和川剧,那黄青衣在京剧界特别有名气,我们平常去戏院都是首选她的曲目。
原来如此,加上廖主编和黄昭仪的关系,李恒稍稍动点脑子,瞬间就把前后脉络理清。
他揣测,巴老先生和这位小林姐,估计都是黄昭仪的戏迷,要不然也不会头回见面就提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月麻竹 作品《1987我的年代》第300章,和麦穗在图书馆的日子,拜师巴老先生,肖涵的谋划(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