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门关上,田润娥问:满崽,跟妈说句实话,你和余老师真没有一腿?
李恒把白眼翻到天上,你儿子对天发誓,现在真是清清白白。
闻言,田润娥松口气,然后责怪:以后说话归说话,别对天发誓,老天爷不爱搭理你这种风流事。
我刚才偷偷看了余老师送的礼,有一支胡须这么长的人参,估计得有50年份。
李恒倒不怀疑亲妈能不能辨别出?毕竟外公一家以前是开当铺的,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没见过?
他惊讶问:这么贵重?
田润娥点头,慎重地看着儿子眼晴:一个老师送这种东西,妈妈不敢收,
有点怕!
满崽,你花心得有个度,可千万别碰这余老师,咱家惹不起。
李恒道:我知道了,老妈你放心。
好鼓不用重锤,田润娥感慨,看来余老师的家庭比我和你爸想得还殷实,
这种人参一般家庭别说有了,一辈子都看不到一回。
李恒认可这话。
接下来母子俩没再说感情的事,而是说起了老家。
儿子要上春晚了,其实田润娥和李建国不是太想回去,因为京城有电视机,
能看到直播。
而老家的话,才刚刚通电不久咧,电视机是不可能有的。而且就算有,大山窝窝里信号也不好,估计最多能收到一两个地方台,想看春晚非常难。
不过他们有不得不回去的理由:
一是新家建好了,要过火。
二是奶奶一个人在家。
三是,听说二大爷身体不好,可能握不了多久,他老人家无儿无女,李建国是最亲的人,得回去。
同时,香江湾湾那边放开了政策,大爷爷一脉要回来探亲了,李建国得接待。
第四个,大姑的女儿初六结婚,就一个舅舅,哪能不去撑场的?
晚餐比较丰盛,菜非常对胃口,余淑恒比平素多吃了半碗饭,
晚上9点过,由于惦记家里的周诗禾,两人决定早点打道回府。
田润娥原本死活不收人参等贵重礼物的,但不知道余淑恒在她耳边嘀咕了什么?
只见田润娥眼珠子一瞪圆,后面再也没说不收礼物的话,反而是亲自送两人到巷子口,还热情地千叮铃万嘱咐下次再来,还说会从老家带老师喜欢的猪血丸子、腊肉和野味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