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获得自己的地位,手下的死伤,他并不放在眼里,他热切的上前回应。
“当然,和你们先前的情报差不多,汉人城中人数果然大部分都是虚报。除了眼前这只部队和城中几百人,二十里内再无成建制敌军。就是,这只援军有点多,城里肯定有好东西。”
阿什达尔汉笑了笑,能不多吗,皇帝亲征啊。
他有些犹豫,明国人的人数绝对超过了三万人。按照金人的传统,此时该撤了。明人虽然也有骑兵,绝对不敢追击。就算敢追,能将追兵引到蓟州,来次围点打援更好。
可是龙旗的诱惑实在有点大。
先前那个几千人的骑兵首领远远一只箭就吓死的笑话,让他对明军的战斗力实在很难上心。他曾当着他们的面分兵四掠,这只看起来不错的骑兵竟然一动也不敢动,很明显又是“银样镴枪头”。
塞冷脸上藏不住的热切,让阿什达尔汉心中一动。或许,可以让蒙古人试试,死再多,他也不心痛。
明军阵中望台初立,尚未结顶的杉木飘散松脂清香。
朱慈炅举着望远镜,骑在王坤的脖子上,与举着单筒替换品的孙传庭一起向金蒙联军的阵中望去。
“陛下,鞑子胆子不小,没有要跑的迹象。”
孙传庭脸露喜色,这是他指挥的第一仗,要是鞑子吓跑了,就有点失望了。这可是几万打几千,是到唾手可得的功劳。
朱慈炅放下望远镜,递给邱致中,小脸崩得紧紧的。
“如果朕没有看错,准备整军出营的全是蒙古人,所谓正白旗和镶黄旗的人都没有动。”
孙传庭一愣,又举起单筒替换品确认,然后点头。“是的,建奴没动,全是蒙古鞑子,陛下是想要全歼?”
“蒙古人可以活,建奴必须死。”朱慈炅咬牙切齿,让王坤把自己放下,转身回营,身后的小黄狗立即摇着尾巴跟随。
朱慈炅不知道的是,实际上,这个时期的建奴军纪比蒙古人好太多,他们明确规定了劫掠需经牛录额真画押。不是首领命令,他们很少乱来,八旗甚至还有些缴获归公的意思。
建奴带的蒙古人就是一群野人,破坏力大得惊人,但真在正面战场上,土匪属性拉满的蒙古野人单独拉出来,连大明拉胯的卫所兵都干不过。
孙传庭皱着眉头,一手握镜筒,一手扯自己的胡须。
皇帝的要求有点过分,人家都不准备和你打,怎么必须死啊?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独孤世遗 作品《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第124章、烽火蓟州路(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