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锦衣卫的朱兆宪,蓟北大战时据说还立有功劳,本是混俸禄的锦衣卫成长为办事情的锦衣卫,也挺让朱慈炅意外的。
在长城的时候,朱慈炅收到过朱燮元和秦良玉的奏报。他们不约而同的提到了西南地理位置的艰难,秦良玉提出要找机会逼其决战,但这个机会很难。
朱燮元现在采取的策略是一边恢复各地生产,一边集中力量,以势取胜。
朱慈炅十分气恼,说得好听,简单点不就是饿死奢安吗。这确实是堂堂之策,绝对不会败,因为大明饿不死,但西南一样饿得皮包骨头,只剩一口气,这他妈的是两败俱伤的打法。
朱慈炅曾经问过徐光启、范景文、熊明遇,能不能用政治手段解决西南问题,但这帮人全部不同意,必须弄死奢安,敢杀巡抚,大明朝的脸面绝对不允许妥协。
连范景文都不支持朱慈炅的幻想,奢安也未必愿意投降,流土矛盾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场仗必须要继续打下去。
打吧打吧,等来了张献忠,再来了鞑清,把四川人全打没了就好移民了。
朱慈炅对朱燮元的堂堂之策虽然吐槽,但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不可能派他的新六卫过去,其一是增加地方压力,其二新六卫北方兵也未必适应那破地方,说不定要吃大败仗。
他只能等。
有时候朱慈炅也会刻意忘记,在大明西南正在进行一场动员极其庞大的战争。对于西南,他唯一做过的就是运送了一批武器到四川。
有时候朱慈炅甚至会害怕西南的消息,历史已经面目全非,从朱慈炅来到大明那刻就变了。
另一个时空里,奢安之后还有沙普之乱,西南的动荡要持续到大明亡国前四年,不过西南的苦难一直没有结束,要持续到三藩之乱结束。
可惜,如今战场上的双方都没有人知道。
土人很刚,受了伤的西南百姓也很刚,大明朝廷更刚,都要弄死对方,他们不知道真正的结果是一起死。
白再香之死不知道是不是朱慈炅的小翅膀,但对于整个平乱大局无疑是当头一棒,虽然酉阳土司军占比并不大。
朱慈炅忧心忡忡的进入御书房,三位阁老都在,连张介宾今天也在,他们正在谈笑风生,让朱慈炅严重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陛下。”
四个老头起身行礼,朱慈炅冷冷扫了他们一眼,径直走向御座。
徐光启的精神头不错,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独孤世遗 作品《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第100章、《朕问》天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