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来徐光启洗澡论的言外之意。
朱慈炅有些好笑,也不想讨论沉重的话题了。
“苏州商人想要效仿南京,自己建造一座新苏州城。徐先生怎么看这事?”
徐光启颇为惊讶。
“老臣怎么不知道此事?刘阁老说的?”
朱慈炅摇头。
“马士英直接上奏给朕的。他是朕亲自提拔的嘛,肯定不会按程序上报,不然怎么显示与朕的亲密关系。”
徐光启差点没绷住,感觉腮帮子都有点疼。
“陛下不可取笑大臣,马士英应该也是忠诚之士。”
朱慈炅连忙点头。“当然,朕又没说他不忠。”
徐光启收敛笑意,看了眼王坤等人。
“宫中有人把陛下南京新城的建设模式透露出去了?”
朱慈炅直接否定。
“不会,只要有心人稍微关注下就会明白,又不是啥了不得的套路,世上的聪明人很多的。你们徐家都能投资染坊,人家苏州人发现房商商机有什么奇怪的?”
徐光启喉头微动,偷眼看向御座稚颜似乎并无愠色,他也就不再自找没趣。
“陛下的意思是准许?”
朱慈炅沉吟。
“朕还没有想好。如果同意,水泥,砂石,木厂,甚至铁厂很多产业都能大力发展。朕担心有两个,他们的财力恐怕还是不足,迟早会把目光投向两大银行。
大明的财富分配是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而一个城市的健康发展需要的是数量不菲的中产,他们才是房商行业的支柱,大明这个中产层级严重不足,南京是特例。
朕担心苏州短期内房商业恐怕没有多大前景,虽然马士英吹嘘苏州不差南京,朕还是对他们有破产的担忧,担心进而影响到两大银行。
第二点就是皇勋公司,朕承诺了将建筑业分给他们的,如果同意苏州,等于食言,公侯后肯定不干,南京已经开工这么久了,朕担心会对这边也有影响。”
徐光启很认真的想了想,右手拇指细点指节,然后论断。
“陛下可以同意。不过要加上条件,让他们先交保证金,朝廷监管。苏州要建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动工了,他们必然还要募集资金,陛下的同意就是他们财力。
至于苏州的房产前景,陛下完全不用担心。苏州人比皇上想的有钱,或许他们根本不需要到银行借钱。况且,老臣估计,他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独孤世遗 作品《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第171章、西宫夜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