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仪上显示的只是一串串毫无规律的数字和曲线,让他更加困惑。
“会不会是某种声波或者特定的频率才能启动它?”弭趋突然提出了一个想法。他迅速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声波发生器,调整好频率,对着能量体发射出不同频率的声波。但能量体依旧静静地悬浮在那里,对声波毫无反应。
他们找了找,也没有找到启动开关。
另一边,简大翎等人还在探索。在回收站隔壁的一个洞穴,能看到一些巨大的方形石头。四周看看,并没有什么缺口。
廖咫路说:“我先检测一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东西。”
但是用探测器探测到里面时有很多空洞。
孟帧启说:“这里面怎么会有空洞呢?”
廖咫路说:“可能是里面经过腐蚀吧。”
孟帧启说:“不是,应该是从外面向内腐蚀,怎么外面是完整的,但是里面却被腐蚀了。”
廖咫路说:“那可能是有一些细小的缺口,然后掉入了一些酸性液体。”
孟帧启说:“但是里面看起来比较的规整,是一些规整的横平竖直的空洞。”
廖咫路说:“那再仔细的探测一下。”
邹鹤珍说:“使用这种探测器只能够粗略的估计里面的情况,我认为还是应该有一些小的洞口。”
简大翎说:“我看干脆破开一个洞口,用微型机器人进去看看。”
孟帧启说:“这有一个洞口。”
廖咫路说:“看来还是要用锋利的刀具先锉开一点,然后才能放进去微型机器人。”
廖咫路拿出锉刀,锉开一点,把微型机器人进入洞口进行探索。
沿着里面的石头墙壁上下左右的移动,并且把看到的景象,通过微型摄像头传到外面。
看来这是一个内部镂空的。好像是用非常锋利的刀具切割出来的,但是非常奇怪,外面的石头都已经封住了,里面怎么还能够进行雕刻?
尹蘩霄说:“让人想起了微雕,也是在一个很小的瓶子里,把刀具伸进瓶子进行雕刻。”
微雕是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工艺美术,以其精细微小、立体感强的特点而著称。它是雕刻技法的一门分支,更是集华夏文化精华的艺术。微雕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那时的甲骨文上已有微小的雕刻文字。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微雕大师和流派。这些艺术家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在微小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