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调集了所有可用的机器人部队:十五台巡逻型机器人负责外围警戒,八台警戒型机器人构建监控网络,五台作战型机器人作为核心防御力量。
“机器人部队就位,所有系统检查完毕。”机器人指挥系统自动报告状态,“估计战斗持续时间:240分钟,胜算概率:47%。”
47%的胜算虽然不高,但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下,已经是相当不错的结果。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地形优势。
“启动地下防御网络。”廉默下达全面防御指令,“激活所有陷阱系统,释放干扰气体,准备能量武器。”
地下实验室瞬间变成了一座要塞。墙壁中隐藏的能量炮开始充能,地面上的陷阱系统进入待命状态,空气中开始弥漫着能够影响神经系统的特殊气体。
敌人的第一波攻击很快开始。钻土机在地面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巨大的钻头开始撕裂岩石和土壤。监控画面显示,多条地下通道正在同时开凿,敌人显然要从多个方向同时突破。
“钻土机的挖掘速度比预期更快。”监控人员紧张地报告,“第一条通道已经深入地下二十米,距离实验室外围防线只有一百米。”
廉默仔细观察着敌人的挖掘路线:“他们的路线规划很专业,避开了我们的主要防御设施,直奔核心区域。这说明他们对我们的地下布局非常了解。”
内奸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如此精确的攻击路线绝不是凭运气能够实现的,必然有内部人员提供了详细的情报。
“启动内部搜查程序。”比奇建议道,“在战斗进行的同时,我们也要找出内奸。”
但现在主要精力必须集中在防御上。钻土机开凿的第一条通道即将贯通,敌人的地面部队也在做最后的突击准备。
“所有单位注意,敌人即将突破外围防线。”廉默通过通讯系统向所有防御人员下达指令,“按照预定计划执行分层防御,逐级消耗敌人力量。”
轰隆一声巨响,第一条地下通道被彻底打通。大量武装人员开始涌入地下,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显然是经验丰富的职业军人。
巡逻型机器人立即迎战,它们灵活的身形在狭窄的通道中发挥了巨大优势。生物传感器帮助它们准确定位敌人,而强大的火力则有效杀伤入侵者。
“第一接触点交火激烈。”前线传来实时战况,“机器人部队暂时占据上风,但敌人数量众多,正在尝试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