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队。”欣砌按照事先制定的作战计划进行部署,“所有小队保持通讯畅通,随时报告敌情。”
部队开始向龙鸣岭进发。译高驾驶着自己的指挥型机甲跟在欣砌身后,但他并不打算干预年轻人的指挥。这次作战的目的就是让欣砌在实战中成长,只要不出现重大失误,他就不会出手。
“报告指挥官,第一小队已到达预定侦察位置。”通讯频道中传来前沿侦察兵的声音,“发现敌军先遣部队,约五十人,正在向龙鸣岭南坡推进。”
欣砌立即在战术显示器上标注敌军位置:“第一小队继续监视,不要暴露。第二小队绕行东侧,第三小队从西侧包抄。我们要在敌军主力到达之前,先消灭这支先遣部队。”
这个决策体现了欣砌的战术思维。面对数量优势的敌军,如果能够分割击破,将大大减轻后续作战的压力。而且消灭先遣部队还能获得更多关于敌军部署的情报。
“欣砌的判断是正确的。”译高在指挥频道中对蒸葵说道,“他已经学会了如何利用时间差和地形优势。”
山地角族的机甲在复杂地形中展现出了优异的机动性能。新型聚能场装置不仅提供了充足的能源,还增强了机甲的环境适应能力。战士们驾驶着机甲在山林间穿行,如同一群钢铁猛兽。
“第二小队已就位。”
“第三小队准备完毕。”
各小队陆续到达指定位置,对敌军先遣部队形成了包围之势。欣砌站在指挥机甲的驾驶舱内,通过全息显示屏观察着战场态势。
“所有单位注意,按照预定计划发起攻击。”欣砌下达了他军事生涯中第一个真正的作战命令,“目标:全歼敌军先遣部队,不让一人逃脱。”
随着攻击命令的下达,山地角族的机甲从三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聚能场增强的能量武器在森林中划出道道蓝光,而平原角族的先遣部队完全没有料到会遭遇如此突然的打击。
“敌军开始反击!”前线传来战况报告,“他们试图向北方突围!”
“第四小队立即前往北方阻击。”欣砌迅速做出反应,“不能让敌军逃脱,否则会暴露我们的作战意图。”
预备队的及时投入有效封闭了敌军的退路。平原角族的先遣部队发现自己已经被完全包围,只能就地组织防御。但在装备劣势和人数劣势的双重压力下,他们的抵抗很快就被瓦解了。
“战斗结束,敌军先遣部队全部被歼。”前线指挥官向欣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