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来自冰族。”邹鹤珍推测道,“雪花的形状符合他们生活在寒冷环境中的特征。”
雪花文字的排列方式也很特殊,它们经常以群组的形式出现,就像真正的雪花一样聚集在一起。这种排列方式可能具有特殊的语法意义。
第三种文字是空族的光学符号文字。
邹鹤珍说,“它们不仅包含了基本的表意功能,应该还融入了很多高级的技术概念。”
这些光学符号在金属板上占据的比例最大,说明空族在这个知识保存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符号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很复杂,形成了庞大的信息网络。
“看起来空族不仅保存了自己的知识,还记录了其他文明的信息。”孟帧启观察着几种文字系统的分布情况,“这里可能是整个史前文明联盟的知识中心。”
邹鹤珍开始尝试破解这些文字的含义。虽然她对空族的光学符号有一定了解,但要完全理解这些高级符号的含义仍然很困难。
“这个光学符号似乎表示某种能量概念。”邹鹤珍指着其中一个复杂的符号,“但具体的含义我还无法确定。”
角族的爪型文字更加难以理解。这种文字系统的逻辑结构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差异很大,需要完全不同的解读方法。
“爪型文字的排列方式很特殊。”邹鹤珍尝试寻找其中的规律,“它们似乎不是按照线性顺序排列的,而是按照某种立体的结构。”
确实,爪型文字的排列呈现出明显的三维特征。有些符号在上方,有些在下方,它们之间通过复杂的连接线相互关联。
“这可能反映了角族的思维特点。”邹鹤珍深思道,“他们可能习惯于立体化的思考方式,而不是我们习惯的平面思维。”
冰族的雪花文字同样充满了挑战。虽然单个符号的美感很强,但要理解其表意功能却很困难。
“雪花文字的对称性可能具有语法意义。”邹鹤珍观察着这些符号的结构特征,“不同的对称方式可能代表不同的语法类别。”
但即使找到了一些规律,要完全破解这些古老的文字系统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每种文字都有其独特的逻辑结构和表达方式,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分析才能理解。
“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研究这些文字。”邹鹤珍坦白地说道,“这些文字系统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之前遇到的任何古代文字。”
“我们可以拍摄照片,回去后慢慢研究。”廖咫路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