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山脉向更高的地方前进。个人聚能装置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热量,特殊的服装保护他们免受极端天气的伤害。
攀登过程异常艰难。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每一步都需要消耗巨大的体力。强劲的山风时常威胁着探索队员的安全,他们必须小心翼翼地选择路线。
“保持队形,注意安全绳,”当骧作为技术顾问随队前进,不断提醒队员们注意安全。“我们的目标不是速度,而是安全到达目的地。”
经过几天的艰苦攀登,探索队到达了预定的高度。在这里,他们发现了一些令人惊奇的现象。虽然温度依然极低,但大气的组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某些气体的浓度增加了。
“这些气体具有一定的保温效应,”升鳌兴奋地分析着大气样本。“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这些特性,也许能够在这里建立可持续的生存环境。”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某些地区发现了奇特的自然现象。一些岩石似乎具有悬浮的特性,能够在空中保持稳定。这种现象为高空建筑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这些悬浮岩石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当骧仔细研究着这些现象。“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其原理,也许能够开发出全新的建筑技术。”
探索队决定在这里建立第一个高空基地。他们选择了一个相对平坦、有天然屏障的区域,开始组装预制的建筑模块。
基地建设的过程证明了新技术的有效性。模块化建筑系统让他们能够在恶劣环境中快速搭建住所,个人聚能装置提供了必要的能源,特殊服装保护他们免受极端天气的影响。
“第一个高空基地建设成功,”升鳌通过通讯设备向地面报告。“我们已经在这里建立了临时住所,所有生命支持系统运行正常。”
基地建成后,探索队开始进行更深入的环境研究。他们发现高空环境虽然严酷,但也有独特的优势。稀薄的大气让某些能量传播更加高效,悬浮现象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食物生产成为高空生存的重要挑战。探索队尝试在人工环境中种植作物,利用聚能场技术创造适合植物生长的小环境。虽然产量不高,但初步实验显示了成功的可能性。
“我们正在逐步解决高空生存的各种技术问题,”当骧在实验记录中写道。“虽然困难重重,但每一个小的突破都让我们更接近成功。”
与此同时,地下的冰族迁移者也在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地下生活需要不同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