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系统在,她想跟贺俊熙商量如何离开这里,根本不可能,俩人一见面就打。
贺俊熙本来就被头疼折磨,又被她折腾得够呛,也使出全部能耐跟她打,打的两败俱伤。
贺俊熙也被带上了批判台,成了宋珍珍的陪批对象,他的问题也很严重,大家厌恶宋珍珍这样的,更恨贺俊熙这样的。
贺父贺母被他们连累,也成了陪批对象。
四个人一起上台挨批,倒是间接拯救了其他一些本来要挨批的政治犯。
小花妖关掉了系统直播。
这几个人将会在农场度过余生,有她家的统崽子在,日子肯定是好过不了的。
宋珍珍想要勾引别人带她走,亦是不可能。先不说她现在的长相,就算有人喜欢这一款的,但是宋珍珍可是会对“强者”张口就骂、抬手就打的人,谁会帮她啊?又不是抖m!
陈康宁已经完全适应了工厂生活。
厂办作为全厂的行政枢纽,工作挺忙的,好在这是个坐办公室的工作,在这个年代就算是相当不错了。
她年轻,腿脚快,性格又活泼开朗,便承担了很多传达精神、分发文件之类的事,经常满厂乱窜,厂里的各个车间、各个部门都去到了。
和各个部门的人都能说上话。
上山下乡运动已经开始,厂里很多职工家的孩子都被一锅端走了。
这些人年纪都不大,最大的不超过20,小的也就十五六。
有的家长不太放心,觉得孩子太小了,背井离乡肯定受不了,就想让孩子接班。但是这个念头很快就被打消了。
最早一批想出这种办法的人已经被人拉出去斗了一番,谁都不敢触这个霉头,只好硬着头皮送孩子们走,想着找机会再把人弄回来接班。
好在第一年下乡是有补贴的,国家每个月给固定的口粮,差不多也能吃饱。只是到了乡下要吃点苦头。忍忍就过去了。
陈康宁算是幸运的,她有工作,不在下乡之列。
不过,知识青年们要走的那几天,她也老实的很,每天坐在办公室里认认真真地工作,不去给大家添堵。怕别人看见她就想到自家孩子。那心里肯定是好受不了的。
1969年的春节,到底还是过得比较沉闷,很多人家都上演了离别。
但日子还是要过,等到春暖花开,大家的情绪又重新高涨了起来。
下乡政策一直持续,